|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左南城与乞伏飞桥

左南城与乞伏飞桥

关键词:左南城与乞伏飞桥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黄河三峡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sy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43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左南城与乞伏飞桥

 

        受过初等国民教育的人都知道黄州赤壁之名,那是因了一场大战,也因了文豪苏轼的文章。黄河三峡也有赤壁,这赤壁也有故事,然而知道的它的人却又不多了。

      在炳灵湖南岸的东乡县考勒乡,有一段红色的山崖峭立在黄河沿上,它西起红崖子村,向东一直绵延到八十个塬、张家塬和他家塬,红色的砂岩映衬着碧绿的湖水,景致独特壮观,这就是《水经注》中提到了“赤岸”,也就是赤壁,俗称红崖子。

《水经注·河水》中说:

 

        漓水又东北出峡,北流注于河……河水又迳左南城南,《十三州志》曰: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津亦取名焉。大河又东迳赤岸北,即河夹岸也……河水又东,洮水注之。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在大夏河(漓水)与洮河分别注入黄河的两个河口之间,黄河南岸有一处“赤壁”,对岸有左南城,河上有左南渡。经冯国瑞等多位专家考证,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赤岸”即红崖子。

      在刘家峡水库蓄水、炳灵湖形成以前,与红崖子隔河对岸的白塔寺川一带黄河呈现两头宽阔,中间较窄的形状,聪明的古人就在这里设立了津渡、桥梁,修建了城池。

      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凉州刺史张轨分西平置晋兴郡,县境属左南县。清代河州进士邓隆说:“左南城,晋惠帝永宁中置,属晋兴郡,当系前凉张氏置”(《左南城考》)。为什么在这里设津修城呢?和上文提到的凤林关、安乡关设立的原因大致相同。上文引用的《水经注》文字中有“石城”地名,是指位于今天盐锅峡小茨村北黄河上的石城津,从左南渡黄河,再过了石城津,向北可到凉州。《晋书·张轨传》记载谢艾从凉州率军想要渡河进军大夏(今广河县),守军麻秋所部由大夏经左南渡与之相持。这足证左南早在十六国时期就已经是往来河、兰、凉几州间的重要通道关口了,而要是从河州过左南渡口,不向北行,却向西北过漫天岭到古鄯(民和),又可以到达西宁了,我们应该还记得在本书第一章中提到了炀帝西巡路线吧,就是由临津关(积石关)过黄河经古鄯往西宁、张掖的。与此路线相比,只是渡口不同罢了。

      前凉永和三年(347年)九月,后赵将麻秋与前凉张瑁战于左南赤岸,凉兵大败,被杀3000余名。枹罕护军李逵率兵7000降后赵,黄河以南氐、羌均降后赵。

        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七月,前秦遣苟苌、毛盛、梁熙、姚苌集兵13万伐前凉张天锡,又令秦、河、凉三州部众为后继。张天锡使将军马建统兵两万拒之,秦将梁彪、姚苌、王统、李辩等渡青石津(八盘峡东口之青石关)攻河会城(达川),降之。苟池自石城津(今盐锅峡小茨渡口)济师,与梁熙等会攻缩城陷之。天锡复遣司兵赵充哲领兵五万拒苟苌,败于赤岸。

        西秦永康三年(414年)西秦伐南凉,南凉王秃发褥檀被俘,置于左南城,赐左南公。逾年被鸩死。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冬天,德宗派侍御史吕温及工部侍郎张荐出使吐蕃,他们一行从大夏(广河)来到赤岸,此时当地被吐蕃占领已经四十几年了。那些唐朝的遗民听说大唐的使者来到,纷纷前来相见,哭诉他们被异族统治的痛苦,询问朝廷何时能够收复此地,吕温面对遗老哭诉,想起朝廷里那些只知歌舞纵情的权贵们,一首叹息之歌脱口而出:

 

 题河州赤岸桥

右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

匝塞歌中受恩者,谁怜披发哭东流!

 

       吕温之后二十年,诗人张籍仍然说:“无人解道取凉州”,可见赫赫大唐当时已是力不从心了。

       关于左南的传奇不仅如此。在上文引的《水经注》同段落中,郦道元还引用了《秦州记》的文字,说:

 

       大河又迳左南城……大河又东迳赤岸北,即河夹岸也。《秦州记》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于此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大河又东,洮水注之。

 

        这段记载清楚地表明,过了左南城,再往东一点,在赤岸的北边,是狭窄的河岸(河夹岸,“夹”通“狭”),那里,西秦统治者在义熙年间(409年),修建了一座飞桥,这座飞桥造在河宽四十丈(东晋时一丈等245厘米)的地方,而且桥高五十丈(约122. 5米),如此高度,是名副其实的“飞桥”,不管它是悬臂式木梁桥,还是凌空的索桥,都当得起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后来那些新建的桥梁,动不动就被冠以第一的名号,与乞伏飞桥比起来应该羞愧吧!对了,从宽度和高度来考虑,乞伏飞桥只能架在今日永靖县岘塬乡李家塬头的黄河之上,问问当地老人,都知道那里黄河河峡中有一座耸立的巨石,形如香炉,名叫香炉台,就是当年乞伏氏用来造桥的天然桥墩。今天的李家塬头一带河岸,已被某公司开辟为大型游乐场所,名为金龙岛。在此下游数里处的祁家渡口处,一座现代化的河桥正在建设之中,套用一下佛家的说法,应该是1600年前的乞伏飞桥“转生”了吧。

       那么,这飞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修建的呢?远在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族的乞伏氏先在宛川(今榆中)后在枹罕立都,建立了西秦。黄河以西的湟中一带,就是河西鲜卑的秃发氏以廉川堡(今乐都)为都城建立的南凉。西秦和南凉,经常与附近的割据政权相互掠夺征伐。晋义熙十年(414年),西秦王炽磐乘南凉西伐乙弗(青海湖之西)之机,便举兵袭击廉川堡,灭南凉,迫使南凉王投降。南凉王被赐为左南公,后被毒死在左南城。乞伏炽磐为巩固对南凉的统治和进一步向河西发展,于晋义熙十年开始,就在赤岸之北,即左南城之东15华里的刘家峡上峡口河峡上,花了三年工夫修起了飞桥。这样西秦与新征服的南凉旧地,就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

        隋末,从金城起兵反隋的西秦霸王薛举,于大业十三年(617年)与驻守在枹罕的隋朝大将皇甫宦见阵于赤岸(见《新唐书·薛举传》),就是先夺取飞桥破隋军而乘胜攻陷枹罕的。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兵部尚书王竑(河州人)从河州领兵与冯宗一起击退来犯的孛来于红崖子川(即赤岸)(见《明史·王竑传》),夺取了飞桥,保住了河州的安宁。

       乞伏氏飞桥,它与炳灵寺大寺沟门河峡上的“天下第一桥”无涉,是一座见证过永靖历史风云岁月的名桥。

       黄河三峡黄河上的桥梁津渡很多,除了前面提及的,尚有小川渡,《晋书》记载麻秋袭击“张瑁于河陕,败之,斩首三千级”,这里的“河陕”,即河峡,位置在今天永靖县城小川,黄河单跨桥下游约500米处,民国时有浮桥。刘元鼎出使吐蕃时就是由广武梁(兰州西固区新城乡青石关)至小川渡河,经左南城,凤林关再到龙支(民和古鄯)的。让我们从上游开始记一下这些地名吧:临津、凤林(安乡)、左南、河陕、石城,让历史的脚步再次在我们心中回响。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6693098880 传真: 邮箱:906952248#qq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古城新区电商孵化园二楼 邮编:00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永靖县菖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