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原创]原味的乡土──钟翔散文集读后

  • HUANGHE
楼主回复
  • 阅读:758
  • 回复:0
  • 发表于:2012/8/8 8:28:30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原味的乡土

                                           ──钟翔散文集读后
                                                      何其刚 


2011年1月27日,诗人钟翔路经刘家峡,小坐之后,将新著《乡村的道路》赠我。我被集子中泥土的清香吸引了,展读一遍,不知夜之既深。

我和钟翔年纪仿佛,经历大体相同,他笔下展现的上世纪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西北农村,同样是我少年、青年时代成长的背景。在钟翔笔下,那些乡村的山川、道路、村庄,那些在黄土里轮回挣扎的生灵,那些隐藏在朴拙物象后面的乡村的内心,就像一幅幅农民画,完全没有雕凿地,甚至没有剪裁地呈现出来,一切都充满了本真自有的力量。洗净铅华,素面朝天,这种“老实”的写作,正好引领了这个时代追求见素抱朴的艺术时尚。

钟翔的追忆和再现是真诚的,也是繁复细腻的。当他描绘一样物事,总是像一个喜爱渲染的画家,他饶有耐心地,一笔一笔,不厌巨细地画出那物事不同的侧面,直到无可再补充。当他构思一篇美文,他仿佛要把脑海中相关的题材全部动员起来,一一加以应用,才会心安。即使一段、一句细节的描绘,他也要写得枝枝蔓蔓,勾三缠四。就这样,钟翔舍弃了减省,但是却获得了饱满。因为这饱满,平实的叙事不但有了情感的张力,而且渐渐走向了以事象征的另一面:当我们以虔诚的态度打量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图腾的意味。

钟翔的散文写作通常不动声色,娓娓道来,有一种掌控情绪的平淡,和平易近人的格调。这固然是作者气质的自然流露,也是艺术贴合乡村文化氛围的当然选择。钟翔熟稔地把握着题材与风格的走向,含蓄内敛的情感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不经意间,他也流露出诗人天真的一面。例如《填炕》──

绿色的叶子,黄色的叶子,还没清醒过来,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来不及开口辩解,就遭到猛烈地击打,哗啦啦──哗啦啦的,呼喊着,哀叹着,裂开细长的一道道口子,破碎开来,不由得飘落着。母亲只盼着多扫些树叶,为全家人御寒,温暖的过冬,至于这些树上的叶子,想不想长,愿不愿落,身上疼不疼,有没有留下伤疤,记恨不记恨,是顾不上想的。

这些描写,充满了智慧的情趣,时不时破一下集子里较为习见的笔法,使总体气氛张弛有度,可谓神来。其实,钟翔作为诗人,在集子里做到多一些变化,本就是应有之义。

“原野那么辽阔,我准备交出自己”,十多年前,钟翔在他的诗集《心旅》当中,如是写道。是啊,“原野那么辽阔”,它的人文的根扎得那么深,它的精神领域延伸得那么广,为我们记录和保存那些朴素、真挚、美好的物事,正是钟翔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钟翔散文集《乡村的道路》,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