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永靖白塔木雕

  • yjzx888
楼主回复
  • 阅读:775
  • 回复:0
  • 发表于:2015/4/25 22:01:18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数千年来,我国的建筑,如同伟大的中华民族和古老中国文化的其它方面一样,一脉相承,一直不断的发展着,完善着,形成独特的体系,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珍贵的遗产。
“白塔的木匠,五屯的画匠”,这是一句在永靖当地流传很广的民谚。白塔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原系河州北乡白塔寺川。这里自古出木匠,而且技艺代代相传,大到宫殿庙堂、寺院道观,小到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村宅民居,建造得或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或小巧玲珑、别致新颖。其技艺精湛、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是绽放在西北高原上的一朵艳丽芬芳的奇葩,闻名西北,蜚声全国。2008年,白塔古建筑艺术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民间传统行业技艺失传、后继乏人的情况下,甘肃永靖县白塔寺川一带的传统木匠技艺却人才辈出,且能代代相传,还有“白塔的木匠,五屯的画匠”、“江浙的才子湖南的官,山西的商人能赚钱;河南的棍手山东的汉,河州的木匠胜鲁班”等民谚。各种说法以及铁的事实背后似乎更有不解的谜,好像也只能“用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一种行业特技成就一方人的顽强生命力”来解释。但不论是臆断的猜度还是科学的考证,都让我们不得不对这片神秘的土地作重新的解读,以便挖掘这里独特的人文底蕴。
“一轮白塔辉宇宙,三月善会歌盛事。”传说很早以前,天竺有名高僧,作了108个佛塔,经释迦牟尼沐浴开光,自动飞翔宇宙太空,寻觅有佛缘信徒的地方飘落,其中的一座塔偏偏落在中国永靖的黄河岸边,起名“白塔寺”。这块宝地因此得名白塔寺川。“前川的果子后川的枣”,说的是这里的物华天宝;“白塔寺的木匠是鲁班爷的后代”,是说此地人杰地灵。白塔寺更是文人墨客会聚,虔诚奉香,挥毫泼墨之地,永靖籍诗人祁魁元有诗云:“船放中流去,河从积石来。斜影纵远眺,片石矗高台,白塔秋光到,红崖霁色开。黄熊羞不死,疏凿亦奇哉。” 
白塔寺因刘家峡水库蓄水而淹没,如今傍炳灵湖而重建,风韵犹存。站在湖岸登高望远,可远眺白雪皑皑的太子山,可俯视烟波浩渺的湖面和游船,远处还有一座独立的山峰,名曰:“老君望海”,形象逼真。白塔拔地而立,高有18米。塔座占地面积180平方米。飞檐挑角,具有藏汉建筑风格。四周画有石佛1000多身,亦名千佛塔。四面还有观世音菩萨,绿卓玛和释迦牟尼佛,院内的大经堂,位于白塔中轴线之后,占地面积216平方米。正面塑有燃灯、释迦牟尼、弥勒古佛。左右两厢为护法神,缧子天王和九勰护法。院东建有三间百子宫,占地60平方米。宫内塑有三霄娘娘,她们依次是老大云霄娘娘,老二碧霄娘娘,老三琼霄娘娘。院西建有三间刚锁堂,占地60平方米,内挂许多护法唐卡。白塔寺不仅历史悠久,环境优美,更使人难忘的是那美丽的传说:“明朝初年,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人禀报,炳灵寺有灵丹仙药,吃了能长生不老,朱元璋一听,马上叫来能掐会算了事如神的军师刘伯温,询问是否真有其事?刘伯温不敢抬慢,一手摇动羽扇,一手转罗盘,急报:“万岁,炳灵寺老君洞有一老道,年过百岁,道术高深,五十年炼一仙丹,正好再有二十一天,就有一丹出炉。”朱元璋见军师胸有成竹,即说:“朕现命你,速带人马,前往炳灵寺取丹。刘伯温领了圣旨,谢过皇恩,跋山涉水,风尘扑扑来到炳灵寺,获悉仙丹被三龙偷服,气得他怒拨宝剑,要断龙脉。即在大夏河、黄河、洮河三条龙汇流的中心建起一座白塔,上书道: 
 塔竖六百载,封锁三龙脉; 
 四海淹塔顶,三龙吐明珠。 
 六百年后的今天,偌大一座水库,果然淹没了那座黄河岸边的白塔,三河汇流处建成了刘家峡水电站,恰似三龙吐出的明珠,闪闪发光。
 如今,这个古老传说中的白塔寺已因黄河三峡水库的淹没不复存在,但新的仿古白塔寺建在了炳灵湖旁边。
 有了白塔寺,白塔寺川一带也似沾了仙气般能人辈出,尤其以手艺精湛的木匠闻名于世。
 关于此地频出木匠高手,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据《永靖史话》载,传说万匠始祖鲁班在永靖炳灵寺开凿石窟、雕刻佛像、修天桥、造佛阁,功成之后,驾云东去。途中,不慎将一斧子丢于黄河岸边的白塔寺川。自此,白塔寺川的名匠个个技艺精湛,声名远扬。另一传说讲的是,上古时期,从凤林渡过来一位老叟,长髯飘飘,鹤发童颜,一派仙风道骨,他领着4个徒弟从西山姊妹崖下凿窟龛造佛像,伐山林建庙宇。大功告成,师徒们沿黄河下来,见到白塔寺川这块地方,四周群山环抱,大河中分东去,天然形成南北二川。两岸桃红柳绿,鹅鸭成群,南有大夏河入股,东有洮水助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老叟心下暗想:如果在这块地方定居,必前途广大。于是便决定留下老大和老二两个徒弟。临行前郑重嘱咐两个徒弟:要安心在这里生活,互相尊重,团结邻里,无私地教授技术,你们一定会有出息。如果遇到承建上千根木头的工程时,我会来指点你们。若用石料,我把它赶到“百草滩”,你们可以随便选择。为了耕耘这块美丽而富饶的地方,他还特意传授了如何在黄河岸边伐木制水轮车和选龟舟借水磨面的技术。最后老叟说:“我用过的工具在炳灵寺狮虎山最高的山洞里,你们拿去用吧!”说罢,手牵另两个小徒弟,飘然而去。
 从此以后,白塔川每家都出能工巧匠。他们拿着仙人留下的木匠工具,用自己辛劳的汗水养育着这一方水土,养育着自己的儿女。千百年来,甘、青、宁、新、川、陕乃至全国各地,都留下了白塔工匠的足迹及他们聪明智慧的结晶。另据青海土族纳顿节的记载,很早以前,三川附近的白塔寺有位技艺超群的木匠,被皇帝召去修造宫殿。木匠与伙伴们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终于建起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宫殿。皇帝一看,十分高兴,可他转念一想,又放心不下:为建造皇宫,耗尽了天下资材,闹得民怨沸腾。这一切都瞒不过那个木匠,倘若他泄露出去,人们不就更加愤恨他这个皇帝了吗?于是,皇帝打定主意要加害于木匠。这消息不知谁悄悄透露给了木匠,木匠连夜逃跑,来到三川一带,控诉皇帝劳民伤财、荒淫糜烂的生活。这里的老百姓早就被朝廷逼得没有活路了,木匠振臂一呼,十里八乡的百姓纷纷响应。木匠作为首领,立即拉起了一支农民大军,日夜操练,准备乘机起事。三川百姓造反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皇宫,皇帝惊恐不安,忙派遣暗探前来刺探军情。但仍瞒不过那位足智多谋的义军首领木匠,木匠当机立断,命令士兵们把大兵器统统藏起来,脱下战袍,换上长衫,拿上扇子,打起彩旗,敲起锣鼓,跳起会手舞来。他们一边跳,一边欢呼“大好”,精彩的会手舞把皇帝的暗探看得眼花缭乱、晕头转向,搞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一问当地人,都说是跳会手舞,是庆丰收哩。木匠和当地人民便免遭了一场劫难。从此,土族人民跳会手舞的习俗也就留传下来了。
 有些传说尽管不可作为某些事实的证据,但我们依然信守空穴来风的说法。永靖县地处黄河上游、甘肃中部西南,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相连,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中西文化的碰撞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激起了绚丽的文明火花。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我们不得不对青海土族人民关于那个白塔木匠的传说表示合理的认可。因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这里的文化呈现出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点。尤其是技艺精湛的白塔寺木匠和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是绽放在西北高原上一朵艳丽的奇葩,闻名陇上,蜚声全国。
 白塔木匠的作品
 据称,明代建筑学家蒯祥规划建造故宫时,所用工匠部分来自河州北乡白塔寺川(现在甘肃永靖境内)。“看了瞿昙寺,北京再别去”说的就是青海乐都的瞿昙寺,它由明初白塔寺川的陈掌尺仿照北京故宫在乐都城南 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率领众匠修建的。由于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形神兼备,永乐皇帝还特赐陈掌尺绿轿乘坐。
 过去整个西北的古代建筑,建了毁,毁了建,难以统计,但仍有幸存。据资料显示,如:敦煌大佛阁、月牙泉月牙阁、仁寿山古典建筑群、白塔山“四库全书”文溯阁、天水伏羲庙先天殿、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古建筑、临夏红园大拱北、张掖大佛寺、拉卜楞寺大经堂、青海夏琼寺、塔尔寺、兰州陆都花园飞云阁、兰州文庙大成殿等,都是经白塔寺工匠勤劳的双手,或重建、或新建、或补修,才使一座座精美的古典建筑像雨后春笋般傲立于中华大地,震惊了全国乃至世界。
 自古以来,白塔寺木匠技艺源远流长,名匠层出不穷,经他们之手建造的遍布西北大地的古典建筑,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建筑史上,更是独领风骚。
 这些,不得不让我们对白塔寺川一带木匠的技艺赞叹不已,也为我们古典建筑艺术的发达而自豪。
 有史可考的匠人
 白塔寺川一带木匠人才辈出确为不争的事实。清朝以前的先辈名号因无完整史料记载,已经很难一一说清。但据《永靖史话》记载,仅晚清至今,有朱霄青、朱存存、朱恒寿福、胥步山、胥德辉、肖正良等一代大师;刘寸三、王礼善、朱来娃、安佛成、赵令珠、朱忠学、朱慧璋、朱良明、刘顺先、刘玉贵、刘和亭、黄成彦等名匠。除技艺精湛以外,白塔寺川木匠技艺还在家族式代代相传。
 现居甘肃永靖县三塬镇胥家塬村的胥恒通,更是白塔寺川这些木匠中的佼佼者。胥恒通出生木匠世家。其先祖于明代初期从陕西迁居河州西川郭家嘴。在此结识了枹罕木械大师石羊保的先辈,胥石两家结成班子,承接工程,他们互相切磋,技艺日精。从此,胥家长尺辈出。清代中期,远祖胥宗武移居白塔寺川胥塬村。胥宗武先后在兰州、天水等地修建都府衙门、寺院道观,匠心独运,技艺超群。先祖胥成文子承父业,专事藏式建筑,在甘肃、青海、四川等藏区颇负盛名。曾祖胥步山在先辈的基础上,汲取精华,自成一派,堪称一代大师。
 胥恒通的祖父胥正彦、父亲胥元璋和叔父胥德辉等人都是木匠大师,其足迹和建筑艺术都遍布甘、青、宁、藏、新、川等各省区。胥恒通秉承祖业,不仅集先辈技艺之大成,而且将其发扬光大,使古建艺术再放异彩。
1986年,胥恒通组建了永靖县古典建筑公司。近20年来,他率领公司员工,先后建造和维修了天水伏羲庙、临夏大拱北、敦煌上中下寺、秦安兴国寺、永登鲁土司衙门、张掖大佛寺、兰州文庙、五泉书院、兰州天启庙、麦积山瑞应寺、天水胡氏南宅子、白塔山“四库全书”文溯阁、仁寿山古建筑群等。最值得一提的是,经查阅资料和走访全国,胥恒通率领人马,终于在2005年9月完成了投资近6000万元的白塔山“四库全书”文溯阁的建设,前来参加竣工仪式的中央领导也对其精湛的艺术赞不绝口。胥恒通于是在国内更加出名。因胥恒通在古典建筑方面的杰出贡献,国家文物局还为他颁发了“全国文物样板工程证书”和“全国文物修建一级组织资格证”,为西北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木匠。
 胥恒通的儿子,也就是胥氏家族的第八代传人胥树魁,受家族传统的熏陶,在长期的历练下,已经在新疆承接建筑工程,也成了独挡一面的高手。
 当民间众多传统技艺日渐消逝的时候,白塔寺川木匠的古建筑艺术总能代代相传,几乎成了一大奇迹,让我们不得不对这片神秘的土地及生存在它上面的人投去敬畏和仰慕的目光。

LCP整理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