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武威雕刻家耗时30载 牛角上演绎《清明上河图》

  • guest1188818
楼主回复
  • 阅读:902
  • 回复:1
  • 发表于:2015/5/28 8:25:09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永靖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武威雕刻传人刘金禄。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各式人物栩栩如生。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二牛拉车造型逼真。




  茶楼、小桥、行人、车马,一幅惟妙惟肖的微型《清明上河图》在武威雕刻家刘金禄先生的手下徐徐展开了美丽的画卷。他用自己后半生的精力和积蓄,在一件件普普通通的牛角上,雕刻着自己的苦乐年华。

  雕刻传人复原《清明上河图》

  5月25日,记者来到武南镇一处简陋的住宅楼,刘金禄先生临时租用的雕刻办公室就在这里,大大小小的雕刻器具摆满了整个工作台,满屋子落着打磨牛角的粉尘。

  今年62岁的刘金禄先生原籍天津市,解放前随父迁居武威,受其祖父和母亲的影响和教导,自幼学习雕刻制作技艺。1975年,刘金禄高中毕业后,到凉州区下乡插队,在劳作之余,没有放弃爱好,不断有一些微雕作品面世。有一次,他托人从外面买来一本《东京梦华录》阅读。《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渐渐地,刘金禄迷上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场景,他开始研究《清明上河图》,每处场景都烂熟于心。在家庭熏陶以及个人兴趣的驱动下,刘金禄决定复原一幅《清明上河图》。

  牛角版《清明上河图》雕刻之路

  “起初我打算用红木雕刻《清明上河图》,这样雕刻的难度不会太大,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红木的成本实在太贵了。”刘金禄告诉记者。后来经过反复筛选和甄别,刘金禄最终决定用牛角来完成这幅作品。刘金禄说:“有一次,我上街转悠时,一个牛角梳子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把梳子晶莹玉润,透明而有光泽,当时觉得非常好,就一下来了灵感。牛角硬度高,价格低廉也容易寻找,而且牛角工艺品不易损坏,保存年代久远。”

  然而,当他真正入手去做时,难题接踵而至。“牛角全是弯的,雕刻人物场景都比较难,好不容易克服了这一难题,精心打磨雕刻的人物一开始看上去栩栩如生,自己也很满意,可是过一个阶段再看,雕刻的人物全部变瘦了。后来我才发现,选用的牛角必须是大牛牛角,小牛的角太嫩容易变形,而且牛角必须经过晾晒半年以上,等水分减少变干之后才能雕刻。”

  曾收获荣誉如今却陷入困顿

  据了解,刘金禄1976年参加工作后,因其雕刻制作技能和天赋,被武威市歌舞剧团发现并调入。30多年来,刘先生为电影《大漠紫禁令》、连续剧《十八罗汉》等多部影视片制作过道具,并获得多项大奖,有些精品被一些明星大腕及电影厂收藏。据刘先生介绍,自己的老伴在一家小学任教,平时老两口用一个人的工资养家糊口,另一个人的工资就全部投入到雕刻中。为完成《清明上河图》这个宏大的工程,不仅耗费了他近30年的精力,同时也花光了毕生积蓄。目前,《清明上河图》中的茶楼、小桥、行人、车马、商铺等内容基本完成,人物、生灵栩栩如生,舟舸和建筑等采用了榫卯结构,非常精巧。但将《清明上河图》完整地立体展示出来,尚需要河流、田野等底景、远景的制作和后期组装。

  目前刘先生陷入两难的境地,由于后期的资金不足,独立完成比较困难。如果放弃,自己近30年的心血就打了水漂。他希望有人能够为他提供一个较宽敞的场地和充裕的资金,以便尽快完成后期制作工程,使这一微型景观尽早展现在人们面前。

  
  • 哈罗
  • 发表于:2015/5/28 9:17:29
  • 来自:甘肃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向艺术家致敬
(0)
(0)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