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华夏第一窟——炳灵寺

华夏第一窟——炳灵寺

关键词:华夏第一窟,炳灵寺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永靖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sy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101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华夏第一窟——炳灵寺

 

       炳灵寺石窟的发现,更可说明了祖国历史文化的伟大,更可说明祖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冯国瑞

      石窟寺都具有丰富的石雕像或塑像或壁画,它们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精英。

       这个石窟寺是有其光荣的历史,并保存着很多相当高的艺术作品的。

——郑振铎

       先民创造的伟大艺术宝藏。

——吴作人

     炳灵寺石窟艺术,是玉门关以东最重要的一处。像炳灵这样最早的题记,给我们研究中国石窟艺术者一个很清楚之标尺,用以衡量玉门关东西各石窟开窟之时间。

——阎文儒

       炳灵寺石窟在河西走廊的中部,是沿线一系列佛教石窟寺院的一个中继站。河西一带是古代东西部交流的必经的中心地区,而炳灵寺则又是这一中心地区的中间枢纽。

——金维诺

      这些石窟寺内,现存的大量珍贵而精美的造像,不仅在我国佛教和佛教艺术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们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也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董玉祥  岳邦湖

 

 

 

一、炳灵寺石窟概述

 

        永靖县县城西南35公里的积石山中,黄河转自西南流来,河北峭壁林立,上有石窟群,就是炳灵寺。

       炳灵,在藏语中是十万弥勒佛洲的意思。炳灵寺,《水经注》记为“唐述窟”,即羌语“鬼窟”;唐时称“龙兴寺”、“灵岩寺”(那时凡石窟寺,多有称“灵岩”、“仙岩”者,也许是一个泛称);明时“灵岩”、“炳灵”(丙灵、冰灵)之名互见;大约藏传佛教至此以后就专称炳灵寺了。

       炳灵寺的开窟时间可以追溯到晋初。唐释道世《法苑珠林》中写道:“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凿山构室,接梁通水,绕寺花果蔬菜充满,今有僧住。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太始年之所立也’”,说明晋初(晋武帝司马炎太始年号265—274年)就有僧人活动。按这个时间算,炳灵寺石窟的开凿年代就比敦煌莫高窟要早一百年,可能只比新疆克孜尔石窟稍迟。但是炳灵寺石窟比克孜尔石窟保存较好,远不像克孜尔石窟那么破败。从这一点来讲,炳灵寺石窟堪称华夏第一窟。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卷二中详细描述了炳灵寺一带河流山形的壮丽景象,说羌人口中的“鬼”,就是活动于唐述谷的“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与“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即僧道两众,郦道元还明确指出了“唐述”、“时亮”两窟的名称。

         公元385年,西秦建立,在统治秦、河二州的47年中,强敌环伺,国运艰难,自然地崇信佛教,以求佑护。西秦开展了大规模的译经和传授禅道活动,在圣坚、法显、昙摩毗等大禅师的影响之下,炳灵寺成为了河湟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一时开窟造像之风大盛。与西秦同时代的吐谷浑在炳灵寺附近修建了河厉桥,长150步,为石窟开凿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炳灵寺开凿了以169窟为代表的大量窟龛。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经孝文帝改革,一度经济兴旺,又北魏统治者大多礼敬禅僧,玄高、昙曜、鸠摩罗什等人都曾被崇为国师,玄高更是贵为太子师,故佛教传播继续发展。此时炳灵寺共开9窟33龛。

      北周在我国历史上仅仅维持了24年,期间有周武帝灭佛之举,这一时期,炳灵寺新开窟龛数量明显减少。隋代是大一统王朝,国力虽强,统治者又极力推崇佛教,但这一时期炳灵寺所开窟龛却只有两窟,这大约与吐谷浑势大,控制丝路青海道和西域南道,致使内外交流中断有关吧。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强盛,对外交流畅通,文化艺术高度繁荣。唐代统治者提倡佛教,李世民曾下诏为牺牲的战士建立寺庙祭祀,而武则天更是崇佛抑道,甚至不惜伪称弥勒下凡。在此背景下,唐代兴窟造像之风空前。有唐一代,炳灵寺开凿窟龛达一百三十多个,占下寺现存窟龛总数三分之二强。唐高宗、武则天时代最盛期造像,多属艺术极品。

       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年),陇右陷落,炳灵寺一带地入吐蕃,吐蕃之后,西夏称雄西北,与宋对峙。元符二年(1099年)闰九月,西夏李乾顺毁去炳灵寺桥。如此算来,晚唐、五代与宋政权都未能有效控制这一地区。战乱之中,炳灵寺犹如一位落难王子,被冷落一隅,只有向壁饮泣。后来,少数民族政权(金和蒙)亦无开凿之举。

      公元八至十一世纪,佛教密宗流行西藏,吸收土著苯教内容,形成藏密。八世纪前后,吐蕃势力伸入本地,驻军和移民带来了吐蕃文化,并留存。元朝忽必烈统一西藏后,密教渐次传入甘肃、青海、内蒙等地。十五世纪初,宗喀巴自藏密基础上创立黄教(格鲁派),影响了炳灵寺地区人们的信仰习惯。明代,尤其洪武、永乐年间,朝廷实行与民生息政策,同时大开屯田,修桥开渠,兴办教育,河州地区经济文化出现发展势头,为藏传佛教的立足创造了外部条件。从此,喇嘛教统治炳灵寺到今日约800年。元明时期,炳灵寺石窟建设主要是建塔和重绘壁画,有浮雕塔近50座及许多壁画。喇嘛教的传入,对本地文化影响深远广大,在今天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中仍然鲜活地存在着,炳灵寺活佛转世系统也依然在延续。不仅如此,炳灵寺兴盛时的影响还到达青海、蒙古、四川、陕西及天水等地区,传说炳灵寺藏传僧侣最多时有3000多人,称其为西北佛教文化枢纽,一点也不为过。

      清代,炳灵寺只修缮建造房舍殿宇,宗教活动集中于上寺。康熙二年(1663年)和乾隆二年(1737年),上寺住持两度获得度牒27张,州府发给粮米;康熙时,住持杨法台受封“呼图克图”,受赠大藏经,极尽荣宠。康乾盛世和统治者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一时甘、青、内蒙等地隶属于炳灵寺的中小型寺院有60多座。

      清朝晚期,政治腐败,炳灵寺所在的河州地区局势动荡,官民矛盾、民族矛盾、教派矛盾加剧。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同治七年(1868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相继发生五次较大动乱,炳灵寺在所难免遭到大难,其中128、147等窟被火药炸毁,大佛前的九层楼阁、洞窟栈道、木构窟檐以及殿宇等寺院建筑尽皆于同治十三年付之一炬。为避战乱,上寺僧人将珍贵的康熙版大藏经106卷藏于寺后的山穴中,传说有知情人因要得到包经的绸袱皮而将经卷乱弃于地,事后找寻,仅存66卷而已,其余40卷都毁损殆尽了,也算是“无常”的一个辛酸证明吧?

      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1951年10月,陇上学人、西北图书馆馆长冯国瑞先生到临夏参加土改工作,从老乡口中听说有个“佛爷沟”,他以一个渊博之士的敏感徒步进行了发现之旅。虽然实际考察时间只有半天,但其结果《炳灵寺石窟勘察记》一书及其它有关文章,揭开了共和国对炳灵寺考察调研的序幕,其功厥伟。1961年3月,炳灵寺纳入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炳灵寺石窟可分为下寺、洞沟、上寺三个区域,现存窟龛,下寺区191个(不包括水库淹没的1、16、90、133号四窟),洞沟8个,上寺区13个,共计212个,计有雕塑约800身,壁画近1000平米,另有其它文物400多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水帘洞、老君洞等窟龛虽有佛教壁画等内容遗存,但主尊却是道教内容,说明炳灵寺曾经一度被道教占据过,《水经注》曾说这里僧道俱有,现在又有专家推测,很可能唐武宗灭法之时,道教一度在炳灵寺为尊(敦煌研究院杨森)。直到现在,这里仍然佛道共存,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敦煌莫高窟也是住过道士的。

       关于炳灵寺位置范围,明碑记为“东至烟墩山,南至黄河,西至他剌平,北至双城大路……”。1962年4月,甘肃省文化局划定炳灵寺保护范围,内圈东至静宁沟(约1500米);西至棠春沟(约1500米);南至下寺(约300米);北至上寺(约2500米)。外围西至塔坪(约3000米);东至鸳鸯洞顶(约3000米);南至黄河北岸(约500米);北至宋家城(约5000米)。

 

 

 

二、神性与人性的统一:佛教石窟艺术特征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石窟寺的人来说,到炳灵寺旅游,有必要了解一些欣赏佛教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这样就会增添旅游的趣味性。

      首先要了解石窟艺术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不仅适用于炳灵寺,也适用于我国所有石窟寺。

       佛教教义规定佛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这就要求塑造佛像必须介于人神之间,严肃性与亲切性相结合。炳灵寺石窟的佛菩萨造像,早期(如西秦)神性十足,大多不苟言笑,神情庄严,保留印度艺术痕迹,然而经过中国人重新改造和“包装”后,至唐代,佛菩萨就完全世俗化了,人性十足而神性淡化了乃至不见了。当然,在藏传佛教的壁画中(藏传佛教在炳灵塑像极少),神像却大多是狰狞可怖,是充满了想像力的另一种创造。

        利用环境影响心境,也是石窟寺的一大特征。环境包括石窟寺的背景山水,也特指窟龛的形制以及佛像周围及自身的装彩。炳灵寺石窟依山临水,大多开凿在悬崖之上,人们须缘木梯栈道而上拜谒神灵,所走的路线就加强了膜拜者对佛的神秘、高不可攀的感受。有的洞窟窄狭,一进洞窟,主尊佛突兀出现,他高高在上,目若垂帘,刚好俯视着下跪膜拜的你,要想不被征服灵魂,难。

        佛教讲求众生平等,然而在石窟寺的佛国世界里,却是等级制盛行,反映了那些佛信徒们“以凡人之心,度佛陀之腹”的想法。通常在一组塑像中,佛占据中心,形像高大突出,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按等级逐渐低矮,侍立两旁,众飞天在背景处环绕。不仅如此,他们的神情气质也是一级不如一级,佛陀威严,菩萨平易,弟子就有人情味,飞天是陪侍佛陀取乐的“艺术工作者”,属“万人之上,众神之下”的一层,伶俐而娇小。天王、力士等“勤杂保卫人员”,就面相身材古怪,连人都不太像了。

       石窟寺佛像也充满了象征意味,如佛坐莲座、手转法轮、结手印,又如天王踏鬼、金刚舞杵等等,都需要观拜者从较为普遍的意义方面去领悟塑像包蕴的含义。这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佛的头顶上高高的“肉髻”,它象征着佛的形象无比高大,人“无能见顶”,不能直观地理解成佛陀爱梳一种“疙瘩”形的发型。

 

三、炳灵寺石窟造像艺术分期

 

       炳灵寺石窟绝大部分窟龛开凿于寺沟两岸的白垩纪红砂岩上,窟龛之中多为石雕作品,(从这个意义之上讲,炳灵寺石窟可与龙门、云冈石窟并列,是中国最大石雕石窟寺之一。)从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和造像特点(包括壁画)的变化与发展分析,大约可按朝代更替分为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及藏传佛教六期。

       炳灵寺开凿最早的窟龛以1龛(现已淹没)和169窟为代表。169窟反映的西秦造窟特点,是利用天然洞穴没有统一规划地零乱开龛,多为平面长方形和中小龛或背屏式摩崖浅龛。从题材上看,以坐佛像、一佛二菩萨像为多,说明以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为主的净土宗信仰和禅学的流行。西秦典型造像,佛与菩萨都形体高大,面相方圆,高鼻深目,细眉薄唇,佛作高肉髻,着通肩大衣或半披肩袈裟,菩萨梳高髻,长发垂肩,袒上身,着长裙,披下垂披巾,戴项圈、臂钏、手镯、璎络、耳饰,皆阴刻衣饰线条。壁画则于崖壁敷泥,白色或红色为底,朱笔勾勒轮廓,然后施彩,再以墨线勾勒。西秦造像受印度犍陀罗风格影响,尚未形成中华风格。

        北魏时期的造像,在西秦造像的风格上有所继承和发展。从窟龛形制上看,已初步具有宏伟的特点,窟内较宽,多作平面近方形,略有穹窿顶。这一时期的窟龛以126、128、132等窟为代表。北魏时流行法华信仰和过去多宝、现世释迦(俗话中的“现世报”来此)、未来弥勒三世佛观,造像多以释迦、多宝二佛为主尊。佛与菩萨面型瘦长,细眉弯曲,两眼低垂,口小而口角微翘,“洋人”特征已褪去。佛多着褒衣博带,肉髻低平,菩萨披巾交叉或穿环交叉于腹际,面容清癯,皆阴刻衣纹。北魏造像一改西秦浑厚雄健的特色,代之以清俊秀丽的风格,《历代名画记》说此一时期的雕像“秀骨清像,似觉深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这种“秀骨清像”的艺术形式已是完全的民族形式。

      北周与隋代在炳灵寺开窟较少,第6、134、172等窟是北周代表,第8、82等窟是隋代作品。北周佛作低平肉髻,通肩大衣,菩萨发髻较低,花蔓冠,裙口喇叭形,佛与菩萨面相趋于方圆,服饰也更一步写实,神性渐少而人间烟火气渐重,汉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改造作用进一步显现出来。隋代造像特点近似于北周,但形式更富于变化,在8窟的壁画“说法图”中,菩萨们就有坐有立,打破了对称构图的成例。隋代的供养人画像为隋代贵族打扮,圆领窄袖,也有据实而录的倾向。北周与隋的造像变化,是唐代丰满秀丽作风形成前的过渡。

       唐代是炳灵寺开窟造像的全盛期,有窟龛130多个,这些窟龛多为平顶方形或马蹄形,造像题材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一佛二菩萨等,由于净土宗信仰广泛,所以阿弥陀佛、药师佛和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较多。按风格类型,唐代造像可分为初唐、盛唐前期、盛唐后期和中晚唐四个阶段。

       91、92窟是初唐造像代表,佛作磨光肉髻,面相丰圆,略带清秀之气,颈刻三道纹,衣纹呈平阶梯式;菩萨也是面相丰圆,颈刻三道纹,然而身材已开始略呈S形。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唐以前的造像是极少有颈刻三道纹的,为什么呢?唐人以胖为美,颈刻三道纹正是脖子丰满的象征。盛唐时期,特别是仪凤至永隆(670-681年)的盛唐前期,造像多且美,以45、51、52、53、54、64等窟为代表,反映了炳灵寺造像风格的显著发展与变化。总的说是用圆熟精巧的技法雕塑出丰满秀丽的艺术形象,佛与菩萨的面相方圆适中,眉细而长,唇厚而方,特别是菩萨,发髻高耸,上身袒露,不但身上戴满了项圈、臂钏等饰物,下裙紧束贴腿,而且身体呈完全的S形,极尽曲线之美,洋溢着充满生命力的人性之美。到了盛唐后期与中晚唐时期,唐人一味地强调“大髻宽衣”、“丰厚为体”,结果弄得佛、菩萨个个面如满月银盆,乃至腮部突出,赘肉臃肿,当然把盛唐时期丰满圆润、眉清目秀、玲珑可亲,含情脉脉的风韵扫荡殆尽了,代之以拘谨、严肃,甚至森严的表情,哪里还谈什么美感!

      宋代西夏、吐蕃作乱,炳灵寺一带战火纷飞,庄严佛国一变而为人间修罗屠场,开窟造像自然谈不到了,游人也得很胆大才行。元代以后喇嘛教活跃,明代更甚,那些密宗信徒抱着对本派教义无比热爱之心,对炳灵寺五分之四的洞窟进行了重新彩绘,其中27米高的弥勒大佛就是在明代被人们“强制”改变了“发型”,由唐代波发改为螺发,并将唐代双领下垂袈裟改制为右半披肩袈裟的。密宗信徒热爱佛陀,修建了九层楼阁“蔽护大佛”(弘治三年,1490年),那么,他们的“改装”之举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吧。整个明代,塑像极少,只有70窟的十一面观音像尚可一瞻,也足以了解密宗教义的神秘性了,另外同样内容神秘的壁画也不少,168窟的白衣观音像在众多狰狞恐怖的作品中显出难得的娴雅安详。

      清代没有雕塑和壁画,有的只有焚烧和破坏,除了感叹人间恶行是佛劫之外,不提也罢。

 

四、炳灵寺石窟雕塑像欣赏

 

        169窟是炳灵寺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开凿最早的特窟,它位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右上侧,距坝面高约50米的悬崖上,俗称天桥南洞,高约15米,宽约26米,深约9米。该窟共编有24个小龛,龛内造像除个别为北魏时所作,绝大部分为西秦作品。

       169窟6龛内泥塑一佛二菩萨像,右侧为观世音菩萨像,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像,两菩萨同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胁侍。观世音菩萨像高约118厘米,高髻束带,长发披肩,戴项圈、臂钏、手镯,袒左肩,斜披络腋,下着长裙紧贴双腿,飘带自脖颈后绕双臂垂下,给人宽博轻柔之感,左手下垂握飘带,左手上举持莲蕾,虔敬向佛恭立。菩萨双眼微微下垂,嘴角略带微笑,神情大度坦然。阴刻衣纹流畅而富有装饰感。白皙的肌肤配上红、绿两色的衣裙,艳丽而不俗,犹如皓月出于彩云之上——为佛像装彩,这是宗教雕塑与世俗雕塑的不同之处,可算佛教发明之一,今日的雕塑家还没有把这一点学到手呢。

        169窟的20龛位于南壁下层靠近洞口处,龛内并排泥塑五身坐佛像,其中第三身释迦苦修像保存完整。像高53厘米,高肉髻,额间刻两道皱纹,颧骨突出,腮深陷,颈间喉结高突,两肩瘦削,胸部肋骨凸现,腹部深凹。上身袒露,披巾从脖颈绕臂肘飘向两侧,下身着裙。结跏趺坐、禅定印。这身塑像刻画了佛未成道前瘦骨嶙峋的形象,肉体上的极度赢弱,与面部瞑目苦思,嘴角微笑的神态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冲突,很好地表现了佛为成道敢于牺牲的精神和无比坚定的意志。同时,这身塑像除胸骨节突有些别扭之外,也反映了匠师们对人体骨骼的清楚把握。这尊释迦苦修像,具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是中国石窟中塑造最早的一身苦修像。

 

        126窟、128窟、132窟是北魏典型窟,此三窟内均雕释迦多宝及二胁侍菩萨像。

        126窟正壁释迦多宝二佛均高204厘米,半结跏趺坐于方座上,两侧各立一菩萨。释迦长颈瘦脸,细眉直鼻,口小唇薄,低平肉髻。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袈裟,阴刻直平阶梯式衣纹与北周水波纹不同。左手触地印,右手施无畏印。多宝佛坐式、面相、穿着与释迦相同,右臂向外微举指向释迦佛,左手于胸前下垂。这两尊佛像同身边的胁侍菩萨像,及窟内它处的佛菩萨像一样,都有嘴角微微上扬,酒窝露出的秀骨清像特点,是庄严佛性中人性的起苗发端,虽然不够充分,也足以使人放下畏敬之心而生亲近之感。

        126窟北壁与132窟北壁,都雕有一交脚弥勒菩萨与二胁侍菩萨。132窟交脚弥勒高215厘米,头戴花冠,面形清俊,眉细长,眼微睁,颈细长,戴璎络,双肩披巾于胸前交叉上扬穿肘而下,交脚坐于方形台座上。脚下一力士,高肉髻,丰面,蹲状,双臂高举,手托弥勒菩萨双足。这一雕像打破了凡菩萨都是站立姿势的惯例,有开创意义,力士托足的形象,又不禁使人感到庄严佛国中一丝人间生活的情趣。细观交脚弥勒菩萨面相,只见她双眼下视,仿佛正宽容地注视着那个带着憨态的力士,欲笑未笑的嘴角又仿佛正忍俊不禁,情味十足。

        16窟原位于窟群南端睡佛院内,菩萨崖下方,1968年水库蓄水后淹没,窟内有称为睡佛的泥塑涅槃像一尊,于1967年切割成九块装箱分存,2001年恢复到文研所所址上新建的卧佛殿内。

        涅槃像身长860厘米,肩高180厘米,1967年整理时曾依次剥离清、明、唐三代的重塑层,现出北魏原貌,是我国石窟艺术中唯一一尊北魏释迦涅槃像。当时发现佛身后地面上有等距的十个方形栿孔,推断曾有十大弟子立像陪侍佛陀(大人物都有十大弟子,孔子也是)。在佛教传入早期,出现的佛陀涅槃像,多有众弟子捶胸顿足,手揪头发的悲痛场面,后来,随着对佛经真谛理解的加深,弟子们的表情动作才改为虔诚平和,不过现在弟子像全部已毁,就不好推断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了。原位于16窟的这尊涅槃像面部长圆,有毫光,高肉髻,磨光发髻,颈细,身体修长,属北魏晚期流行的清瘦型佛像。着通肩袈裟,衣纹作有规律的防梯式上旋。袈裟红色,颜面肢体为白色。这尊涅槃佛因为现在安放在平地上的卧佛殿内,所以成为善男信女最容易亲近的佛陀,一年四季,殿内香火不断。卧佛殿门口正对院内一株桃树,春季桃花灼灼,映衬着大佛安详喜乐的面容,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涅槃是另一种新生的佛家妙谛,是炳灵寺上最好的风景。

 

       6窟和82窟、146窟是北周典型窟。6窟内现存一佛二菩萨石雕像。佛像高147厘米,肉髻低平,面相丰圆,口眼俱小,微笑平视前方,双手相抱于腹部,半跏趺坐于台座上,佛着通肩袈裟,扇形阴刻衣纹,稠密的衣纹,正是曹衣出水的典型样式,美术典籍中的名词在这里保存了最好的实物样本。

        82窟内塑一佛二菩萨像,佛像高95厘米,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坐于莲台之上,袈裟下摆密摺,这里可以看出佛像妆束与西秦相比的变化。南、北二菩萨上身披巾,下身着裙,身材修长,面目清秀。有趣的是,这两尊菩萨分别高116厘米和117厘米,要不是佛座有44厘米之高,那么菩萨就要比佛高大了,这在佛教等级中是不允许的。82窟佛左右各持锡杖弟子一身,着褐色袈裟,令人联想到《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

 

        唐代窟龛众多,精美作品纷呈,代表作有3、4、10、11、21、28、31、34、38、41、42、45、53、60、61、64、147、148、168、171等窟龛。在这些窟龛中,以盛唐前期的造像最为精美,不仅形体丰满健美,造型简炼概括,并且十分注意人物的动态节奏和韵律感,以及不同对象的性格刻划,就其形象的生动,神情的逼真和技艺的纯熟方面而言,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形成了完全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

       10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南侧天王像保存较好。像高82厘米,高发髻,双眉竖立,下唇翘起,嘴紧闭,威严有力,身着盔甲护胸,下着战裙,足穿靴,上身左倾,双手拄长剑而立,整个造型坚定勇猛,突出了天王的威慑力量。西方雕塑强调以肌肉来表现人物的力量,而这尊天王像只是通过身姿、动作和神情就做到了这一点,是中华民族美学中“生气”说的最好例证。

        31龛石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其中南侧弟像高74厘米,面相丰圆,嘴角微笑,颈有三道纹,内着僧祗支,外披双领下垂袈裟,左手握右手置于腹际,是一位风度翩翩充满活力的青春美少年形象,正是佛陀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善于记忆的阿难尊者。北侧弟子像高77厘米,嘴角微笑,颈部与胸前筋骨突起,为一老者形象,却是佛陀另一随侍弟子迦叶尊者,他妆束与阿难相同,却袖着双手。两位弟子一老一少,老成持重与自信愉悦的表情形成了美妙的对比,他们连同身边的胁侍菩萨一起,构成了佛国之中少长咸集其乐陶陶的“团圆照”。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因没有钱财,只好拿出唐僧的紫金钵盂,贿赂阿难和迦叶这两位佛陀的“办公厅主任”,才取得了经卷。这样看来,阿难和迦叶这两位也是很好玩的“人物”。

       除31龛外,34、38、42、53、64等诸龛都有一佛二菩萨雕像,有时也增加弟子和天王,这是唐代造像在题材上的共同之处,其艺术风格也基本一致。以38龛为例,佛南北二菩萨分别高65厘米和63厘米,都是高发髻,面相丰圆,颈有三道纹,上身袒,下着长裙,戴项圈、臂钏、手镯,都有浮雕桃形项光,只不过南侧菩萨双手在胸前合十,自双肘搭下披巾,北侧菩萨则右手持莲蕾,左手提净瓶而已。欣赏这些盛唐菩萨像,首先要注意到两位菩萨的身体都呈完全的S形,都是向佛一侧相向扭胯,这是最能展现女性曲线美的身体姿势,如今舞台上pose的女性都摆S形;其次应注意到菩萨的妆束,早先的大裙和褒衣博带已为紧身衣所取代,反映了匠师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审美态度的转变,也折射出盛唐时代高度开放的社会氛围;第三,菩萨的面部表情是一种东方式的微笑,或恬静典雅,或悠然沉思,与健康丰腴的肌肤,一齐表现出内在的生命力。有人说唐代雕塑“菩萨如宫娃”,就是对人体形象自然美感的通俗概括。

       唐代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造像,41龛和171龛就是两个特例。

        41龛内仅有一尊27厘米高的菩萨雕像,她面相和妆束与其它盛唐菩萨相同,不过她却是坐着,右手举莲蕾,左手抚膝,足踩莲花,奇妙的是,就是这个坐姿,也依然保持了S形曲线!旧传炳灵寺雕塑最小者为25厘米,不确。实际上低于30厘米的有很多,如28龛内天王脚下的小鬼,仅高15厘米,69龛内一佛四菩萨都在16-20厘米之间,72龛内有分别高13厘米和14厘米的两尊菩萨,大约才是最小的吧。

        171龛佛像比41龛菩萨大多了,有27米高,在甘肃的坐佛像内高度列第三(武山拉梢寺坐佛高36米,莫高窟96窟坐佛高33米)。这座上半身石雕,下半身泥塑的大佛,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年)雕塑的弥勒坐像,明代修建大佛阁时进行了修缮,这从现存的泥层叠压关系可以看出。

      关于这尊佛像的建造者,藏于炳灵寺的明万历48年藏文《弥勒炳灵寺圣地图志》说“名滚尕者雕此像”,应该是指匠师而言,中国古代一直不把匠师当艺术家看,“滚尕”能留名炳灵寺,实在是一个特例。至于这究竟是谁的雕像,又是谁主持了这么大的工程,《安多政教史》与《青唐录》各有说法,请参看后文资料录存。

        根据《弥勒炳灵寺圣地图志》记载,这座大佛身高八十八肘(一肘一尺),光是两眼就各长五肘,舌周长有五肘,可谓至大,如果不是国力昌盛的唐朝,恐怕也没有雕此像的气魄吧,唐以前以后就很少有这样的大佛雕像。《圣地图志》还说这尊大佛装藏有舍利、牙齿、头发、鼻血、遗骨、衣服等等(当然都是佛菩萨、大成就者及藏王等有身份者的东西),仅佛舍利就有“一升许”,另有美王、宝石、供养药丸许多。装脏的说法虽然是“种种传闻”,但说它是开过光的,有灵气的,大概可以肯定。

 

        70窟内明代塑的十一面八臂观音,是佛教密宗中的六大观音之一。观音像高273厘米,十一面由上而下分五层,一层为佛像,二层为三眼红发、巨目獠牙之法王像,三、四、五层基本相同,面目清秀,表情慈祥。依北周译《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所述,此观音不但能除寒热虫毒等多种疾病,而且“他方怨贼欲来侵境,以此观音像面正向之……令彼怨敌不能前进”,因此信仰者十分普遍。这尊观音像丰胸细腰,双臂合掌举于胸前,六臂外扬或曲张,衣裙华丽,神情端丽温婉,于静穆中流露出某种庄严,是藏传佛教在炳灵寺造像中的佼佼者。

 

五、炳灵寺石窟壁画欣赏

 

        169窟内存有大量珍贵的西秦壁画。北壁两幅完整壁画,一为说法图,绘一佛二菩萨,其下正中画一无量寿佛,右侧文殊菩萨,左侧维摩诘,维摩诘像显露出一副学问渊博,有雄辨才能的模样,是我国最早的一幅维摩诘经变图。说法图左侧,一跪供养菩萨,发卷曲红褐色,高鼻深目,是西域胡僧,显出佛教艺术传入早期“国产化”之前的情形。本窟6龛内供养人壁画,供养人或手提香炉,或持莲花,都着交领宽袖襦裙,是当时贵族妇女形象,为“中国制造”的开始。另169窟东壁10龛、11龛壁画,195窟壁画等也都很精美。值得指出的是,169窟6龛壁画中佛像背光中绘有对称的伎乐天10个,所使乐器有排箫、筝、细腰鼓,竖箜篌、阮咸等,是一支中西乐合奏的乐队。

 

      192窟在野鸡沟内,是北魏窟。窟内第4龛内绘有一佛二菩萨,其中左侧菩萨束高发髻,饰宝缯,长发披肩,面形瘦长,眉细,眼睁,眼角细长,颈细长有三道纹。菩萨上身裸,胸饰璎珞,下着长裙,腰系带,腹前打结落下。白面彩衣,形象生动。最有意思的是,这位菩萨唇上有胡须,完全是个“男人”。我国人民一般认为菩萨是女性形象,其实在佛国,早期的女性菩萨并不多见,这幅壁画告诉我们,至少在北魏时期,菩萨中间还是男性为多。后来,闺阁之中信佛者越来越多,她们的诸如问婚求子等情事,不好向“男人”言说,也不便请“男人”入住绣楼,于是乎,淘汰男菩萨,追捧女菩萨势在必行。这也算是佛教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一个例证吧,很能说明汉文化“拿来”后善于改造的特点。

        184窟东壁北魏壁画也很精美。

 

        8窟、134窟为隋代仅存窟。8窟内隋代原作壁画面积较大,南北壁上绘供养菩萨、比丘、比丘尼,下方画男女供养人。男供养人头戴巾帻或软角幞头,圆领窄袖袍,长靴;女供养人着束腰长裙,头梳小髻。这是研究隋代人物服饰的难得资料。南、北壁画面展现众菩萨赴会场面,菩萨们有坐有立,甚至交头接耳,大有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架势;东壁门内侧画维摩诘“问疾品”故事。这些造像既有北魏的清秀之美,又有唐代的圆润之美,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3、4、70、128、132、144、168、172等较大的洞窟内均有明代壁画,都是压去原有壁画重新彩绘的。明代壁画,多用石绿、石蓝、朱红等色,显得淡雅高贵;技法上强调线描,多勾勒、白描与平涂;题材内容皆为藏密,有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欢喜佛,牛首人身以及独角兽,驯兽,舞姿,羽人,法器,各种动植物等,大大拓展了佛教艺术内容。

        3窟内有明代壁画约40平方米,其中南壁下龛右侧画四手法王像,三睛,佩五头骨,红发上指,以蛇束髻,是藏名“贡布”(保护者)的观音化身像。贡布像左侧有千手千眼观音像,以身光周围画层层千手,每手中各一眼,代表千手千眼,充满了象征意味。3号窟正壁上缘还绘有萨迦派创始人贡却杰布像,对研究藏传佛教东传史有重要参考意义。

      128窟内画胜乐金刚。胜乐金刚是藏密修无上瑜珈密之本尊,面分白、黄、红、蓝各色,每面二眼,有十二臂,主臂拥抱明妃金刚亥母(多吉帕姆),裸体。藏传佛教噶举派多修习此本尊之法,但非有一定佛学造诣,并取得“格西”以上学位者一般不得修习,这里种种神秘之处,不是外教所能理解的。传罗家洞成就者潘唐瓦在找到罗家洞之前,就在炳灵寺姊妹峰对面亥母洞修行无果。此洞在拱桥之东文研所之南的游廊内侧山岩上,现已废弃。128窟内东壁另有骡子天王像。骡子天王,即吉祥天女亦称玛哈嘎哩,是西藏密教女性护法。传说一次当释迦牟尼入禅定时,许多外道来破坏干扰,玛哈嘎哩即其中之一。佛陀作法降服了玛哈嘎哩等众,收她们做护法。吉祥天女的形象通常是以游戏坐姿侧身跨坐黄骡背上,凌空飞行在峰峦血海之上,口咬尸身,人骨为饰,状极威猛恐怖。民间多谓骡子天王。永靖民间(如关山)有信仰苯教者,供奉着这尊“野蛮女神”。

      168窟南壁壁画保存完好,绘有佛、罗汉、天王、菩萨,以及宗喀巴等像多身。其中圣白伞盖佛母像,高34厘米,宽27厘米,高发髻,头戴花蔓冠,长发披肩,上身袒露,下着红色短裙,戴项圈,耳环,臂钏,脚环,胸前挂短璎络,左手举于胸前,手持伞盖,右手放膝上作施无畏印。通体白色,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这尊佛母像在众多奇形恐怖的密宗造像中显出难得的安详娴雅,佛母细腰丰胸,表情沉静,目视下方,似乎在思索,又象是略带忧戚,仿佛正为众生之苦而烦恼。

 

六、炳灵寺石窟石塔欣赏

 

       炳灵寺石窟内石雕塔不少,大多为元明时期所作浮雕塔。其中3窟正中的唐代石塔最为珍贵。这座石塔四披仿木构斗拱结构,三珠宝冠式塔顶。塔高223厘米,塔宽140厘米,纵长139厘米。此塔是先在山体上雕凿出大龛,保留立体塔形,再在塔体正面凿一方形深龛,龛四周绘佛、菩萨、天王、比丘、供养人,以及宫殿式建筑。这种连山雕凿的独特形制,是国内一绝。

        石雕瓶形塔,宋末元初作品,塔高300厘米,七层六棱六面,每面均雕有罗汉像,十分别致。原置于上寺喜佛沟右侧石窟内,现搬移到经堂院中。

 

 

 

七、炳灵寺重要题记举要

 

        炳灵寺开窟以来,历代信士、政治人物和军事家,在寺内修建的同时,也在崖壁上树碑立传、摩崖刻文,现共存墨书题记34则,石刻题记17则,都是宝贵的史料,对于研究炳灵寺历史和中西交往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现根据有关专家的考释,简要介绍如下。

       西秦  建弘题记  出于169窟北壁,是在崖壁上先敷草泥,再刷白灰粉面而后墨书的。题记共21行,每行24字,因末行纪年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字样,故名建弘题记。建弘元年,经考为公元420年,是乞伏炽盘迁都枹罕后新改的年号,炳灵寺文管所原所长王万青推测,西秦在改元时特意重修炳灵寺,以达到向外扩张和对内缓和人民群众反抗情绪的目的。

      在建弘题记发现之前,学者们以为炳灵寺和整个河西的石窟寺开窟时间不会早于北魏,有了建弘题记,就好比有了一个标尺,可用来衡量全国石窟创建的年代,意义自然非凡。

       在建弘题记中,能够清楚辨识的文字不多,第20行的“庶弘四弘,圆机化机,乃妙斑匠,神仪重晖,舍兹远悟,圣景孰追”几句,可以看作是题记的主旨所在,它说明,至少在建弘元年(420年),169窟佛像就已经重修了,那么炳灵寺开窟时间应比420年更早一些。根据窟内壁画还有下层,榜题中有类似晋简风格的文字,窟内西秦菩萨像头顶空洞内发现其中支撑木桩有火烧过的痕迹等情形推断,说炳灵寺建于晋泰始年(265年)是可能的。如果此说成立,那么,炳灵寺建窟时间将比敦煌莫高窟要早100年!

        建弘龛中供养人题名第一行是“(外)国大禅师昙摩毗之像”,肯定了昙摩毗在西秦授法,建弘元年(420年)时仍在西秦的事实。

 

        北魏  曹子元造窟记  曹子元摩崖文刻于炳灵寺石窟中部126窟门外顶端,每行8字,共10行。文曰:

       大代延昌二年岁次/癸巳六月甲申朔十/五日戊戌大夏郡武/阳部郡本国中政曹/子元造窟一区仰为/皇帝陛下群辽百官/士众人民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六亲眷属/超生西方妙乐回生/含生之类普同福(祚)

       “大代延昌”是北魏武帝元恪年号,延昌二年是公元513年。大夏郡,在当今甘肃和政、广河一带及临夏以西一部分地方。(大夏郡当以大夏川水名而来,冯国瑞先生考其为广通河,今日名大夏河者,是漓水。大夏县,汉置,故城在广通河北刘家庄,郦道元说“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冯先生也以为是汉代追远的说法,夏的发祥地,禹的出生地之说是不可靠的。)

      曹子元出资修造的126号窟,雕有115尊佛菩萨,均很精美,他的记文透露了他广泛的慈善心理,只不过他是何许人也却不见记载。

 

      唐  张楚金撰文  张楚金,并州祁人(山西祁县),唐书说他“少有志行,事亲以孝闻”,官至刑部、吏部侍郎,秋官尚书,爵南阳侯。后为酷吏周兴所害。

       张楚金撰文刻于64龛上部岩壁上,有40行,每行42字,可辩识者仅一半,很多地方难以贯通理解。根据首行“三日大军”字样,结合题款“仪凤三年十月□□刑部侍郎张楚金撰”字样,王万青先生认为是反映了仪凤三年(678年)吐蕃入寇龙支、鄯州、河源(西宁、民和、乐都及河州一带)的历史背景。唐时炳灵寺上下游的积石关与凤林关是河源龙支军的前哨,唐在积石关置积石军,黄河上建“河桥”备边。

       刻文第9行有“阁道入灵岩寺”,及“唯此石门,最为险狭”句,与唐《法苑珠林》记述炳灵寺“有石门滨于河上”相符。刻文又言:“石山之灵岩寺……有豀万转,绿障百重,树隐天空,……秀风荣茂,琼竹与碧莱云飞,……禅院……山庆洞裕宛开摩竭之国,……金鈩神烟自像罗汉玉钵……”,是对炳灵寺险峻幽雅环境和佛教兴盛情况的生动描述,可以认为是介绍炳灵寺的最早一篇散文。

      可惜的是,炳灵寺区域那种“绿障百重,树隐天空”的景致今天已荡然无存,尽管明时解缙尚有诗云“炳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蟠点翠微”,但在清末和民国的动乱中,炳灵寺遭过火劫,树木当被烧死了不少;上世纪四十年代马步芳某部“寻粮草”进山砍树一个月;文革时期永靖、东乡、临夏三县群众大肆砍树作为生活之助,寺沟一带树木又遭一次大洗劫,当地人都还记得当时那疯狂的场景。今日炳灵寺下寺区,有零星绿色,是善男信女募捐而植,主持者乃积石三坪人宗国藩老人,住老君洞。有心者仍可布施绿色!

 

        唐  灵岩寺记  《灵岩寺记》为摩崖阴刻文,在炳灵寺148窟外面北壁,共30行,每行约43字。碑文开头为“灵岩寺记  副使缮部郎中魏季随文”,点明作者,以下至第12行是正文,13行以下是“使御史大夫上柱国魏县开国侯崔琳”为首的72名大小官员的列名,其中有“河州刺史王谞”,“灵岩寺主无量”、“河州安乡县行尉王警献”之名。

       崔琳,贝州武城(山东武城)人,他通达政理,唐玄宗有“今事问崔琳尚何疑”的评论,因其族大,恐附者众,玄宗终未敢委以宰相之职。开元十九年二月,崔琳升任御史大夫,三月,率团出使吐蕃,当月,经过炳灵寺,留下了这篇《灵岩寺记》。

        唐与吐蕃的关系,时和时战,视国力形势而定,和时甥舅之亲,战时敌国相对。唐代初年,由长安到逻些(拉萨)的唐蕃故道开通,唐蕃交往频繁。开元十七年(729年)冬,金城公主遣使娄众失力来朝。开元十八年(730年)四月,吐蕃遣使朝贡。唐朝命皇甫惟明及内侍张元方使吐蕃。十月吐蕃大臣名悉猎随皇遣诺勃藏来献方物。开元十九年(731年)唐御史大夫崔琳使吐蕃报聘,从此开创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和睦友好的一段光辉历史,《灵岩寺记》也成为最珍贵的史料。

       碑记开头大意是说西方边鄙作乱多年,开元皇帝可怜黎民,“念其姻旧之戚,许以自新之惠”,表明了大唐柔怀远人,息事宁人的外交态度。文中也有文字赞美炳灵寺优美环境,说炳灵寺“龙堂洞开了绝人境,断岩石以层构,抱河湾而削壁,月梵清宇,花莚散香”,可与张楚金撰文参看。

 

        唐   防秋健儿题记  在169窟11龛,有由上至下四组画面,其中第三组画面西侧,游人墨书:

       ……佛弟(子)□□/秦川陇城县防/秋健儿郎郭思士/于此修尊检校/□□一心供养/佛教记亡/仪凤四年□(月)五日……

        169窟内的题记,记年有开皇(隋)、仪凤(唐)、嘉靖(明),康熙(清)等不少年号,从一个侧面说明多数年代与世隔绝的169窟从隋唐至明清,始终都有能上去的时候。仪凤至天宝间(676—756年)的题记,没有与炳灵大佛(171龛)相关的内容,间接证明了大佛修建时间是在盛唐。

       上列仪凤四年(680年)题记,有防秋健儿题名,防秋,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就是诏关内等地勇至陇右防止吐蕃抢麦田。《通鉴》卷二百一十四记载: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一次就诏关河东健儿三五万人赴陇右防秋,至秋末无事还。每年麦子熟时,吐蕃往积石等抢麦,呼为“吐蕃麦庄”。唐高适《九曲词》道:“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娑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唐大历间进士王建《凉州行》诗也有“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当筑防秋城”的诗句,可见防秋一事,在唐代影响很大。近年有人考证,今天保留在永靖县杨塔乡胜利村的傩舞表演,就是源自防秋活动,认为当时防秋健儿为了吓阻吐蕃人抢麦,往往在脸上涂乱彩或者蒙上奇形面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这也是一说。

 

       宋  何灌摩崖刻文  刻文在135窟之南,浮雕塔群之上,共70字7行。文曰:

       上受宝圭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洮西守将何灌/率王安陈永刘德修程之仪高公亶胡礼彭寔詹至/李□仁孙倡符单觉民裴/硕何(天)任晨发郡城绝冰/(河)尽灵岩胜槩乃还。

        何灌(1064-1126年),字仲原,开封祥符(今开封)人,宋史说他善射,射西夏骑兵“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就是说能一箭射俩。何灌又是一员文官,曾知河州、岷州。任职时间大兴水利,“引邈川水溉田千顷,使田不病旱。湟人号广利渠”。靖康初,金兵南下,62岁的何灌死于开封阵中。

       刻文首句上受宝圭元年,指的是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这一年,徽宗得玉圭于民间,故有此说。从刻文可知,何灌等一行14人,是早晨从州城出发,“绝冰河”(过冰桥)游览炳灵寺后返回河州的,可证:1、黄河上此时已无“河桥”或“飞桥”;2、当时炳灵寺仍名灵岩寺。

 

       明  重修灵岩寺碑文  此碑原在卧佛岩下殿阶前,水库蓄水后,存146窟。碑正面记文32行,每行除抬头40字;碑阴31行,每行除抬头46字。王世□撰文,徐恒书,立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丙午月(五月)。

      按:1、此碑仍称炳灵寺为“灵岩寺”,但又说“古梵刹灵岩,谚呼冰灵寺”,似乎说明一般文墨之士爱用泛称“灵岩”(至清代仍是如此),而百姓则叫做冰灵寺;

        2、碑文记载当时炳灵寺环境优美,植被“蔚然长青”,百草“靡不生焉”,因此有“□佛顶水帘珍珠瀑布”,“观音岩圣水露滴流”;

       3、当时法事活动可能有求雨求子等事,碑文有“祈嗣祷雨……无不遂祝”等语;

      4、碑文记载:

       大明成化乙酉守镇都阃蒋公玉游,览像露宇倾,发愿修造,更名水帘为圆觉洞,落成,乡进士杨训志石。壬辰游□静澄,创构殿宇未竟,续获都纲三竹坚□弘治庚戌修建救度洞,接盖□□,蔽护大佛,告成。乡进士李绣志石。逮正德甲戌戒坛僧佛尽(以下略去41字,原文缺损甚多,大约是僧人名号)记序始未。……

        由上可推知:成化乙酉(1465年)和弘治庚戌(弘治三年,1491年)曾两次修建水帘洞(救度洞),这两次修建原有碑文,今皆亡佚不存。其中成化壬辰(成化八年,1472年)“创构殿宇未竟(未完工)”再在弘治庚戌(1491年)“接盖()(),蔽护大佛”,似是指大佛阁而言。这几次修建似乎到正德甲戌年(1513年)由多名僧人“记序始末”,正德丁丑(1517年)才由王某某作文勒碑的。今有人说正德十二年(1517年)才造大佛阁的说法,据此推测恐有误,(编者按:本节所引碑文,据张思文《积石录》,而不是《炳灵寺石窟内容总录》,两者相异较多。)

       5、碑文明确记载了灵岩寺四至“东至烟墩山,南至黄河,西至他剌坪,北至川城大路”。

       6、本篇碑文中提到的水帘洞、圆觉洞、救度洞,实为一体。今日,水帘洞连同老君洞,是炳灵寺上少数几个供养道教主尊的洞窟。碑文中提到的守镇都阃蒋玉,即河州守备蒋玉,天顺八年(1664年)任。此时曾任兵部尚书的河州人王竑致仕乡居,同蒋玉交游酬唱,写有《次蒋都司咏雪韵》、《和蒋都阃东庄韵》等诗,今存于《休庵集》中。民国临夏诗人张建也曾访问炳灵寺,有诗多首,今录有关水帘洞二首,供欣赏。

水帘洞

佛国第一关,名曰水帘洞。

觅到石龛旁,泓然开一孔。

灵泉响潺湲,如如自不动。

 

洞内石龛绿卓麻石像,咸同之乱

移藏他洞,事定遍觅不得,

杨法台要余题诗,口号短章

遨游入洞天,徘徊未忍去。

欲觅绿卓麻,洞多不知处。

 

八、炳灵寺上寺

 

        从炳灵下寺沿沟底朝东北走5华里即到炳灵上寺,这里名大寺沟,四面环山,林木葱茏,聚宝盆式的地形,又与下寺开放式地形不同,可谓别有洞天。清人邓隆诗云:“奇绝灵岩寺,锦屏四面开,石人环拱处,龙脉蜿蜒来”,拿来形容上寺景色,是最合适不过的。

        上寺的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上寺大佛洞内雕塑有4米高的弥勒佛像l尊,神采丰满,形象端庄,不失隋代造像遗风。现上寺寺院东边山崖上,以及喜佛沟下层的山崖上,有唐代开凿、明代重修的窟龛两个。据《安多政教史》记述,文成公主当年过境时就居住在这里。元、明以来,这里一直是炳灵寺宗教活动的中心。

       《安多政教史》和炳灵寺藏文物《佛姥出世源流本记》(清·张杨隆珠著)都记载了有关炳灵上寺的一个神秘故事。故事说,从前在炳灵寺上寺谷内有一个修行者,一天,徒弟们先后连续丢失了两个滤水器——佛教徒不能喝下水中生物,以免杀生,所以要过滤生活用水——正在疑惑之际,看见雪地上有兔子的足迹,他们跟踪足迹来到一处岩洞,在一尊绿色度母像前发现了丢失的东西,修行者就把度母像迎请到住处供奉,谁知次日早晨,度母像不见了,寻找后发现度母像又奇怪地自己跑回了原地。如此迎请了数次,只得供奉在原处。我们推断,这个度母像应该就是如今上寺卓玛殿内的绿玉卓玛佛像,其名“自然飞来佛”。

       明代,炳灵寺上寺曾建立密宗院,万历年间修建卓玛殿,以后因战乱频繁,卓玛殿屡毁屡建,清康熙十四年、民国二十六年、1986年都曾重塑卓玛佛像。现存卓玛殿绿度母塑像,高1.32米,头戴宝冠,秀发垂于两肩,面相清秀,手持莲花坐于莲座上,四层背光中第二层为二十个小度母。度母,藏语亦称“卓玛”,是观世音菩萨化身。《度母本源记》里说,观世音因感于众生数目巨大,救度困难,忧愁泪下,眼泪滴成莲花,先变成绿度母,随即变成白、红、黄、蓝、金等不同身色的化身来,共21尊,这21度母各自对观音立誓辅助菩萨救助众生,十方诸佛感于她们的圣迹,称为“度母”,即救度一切众生成佛的佛母。相沿成为藏传佛教女性保护神,或称多罗菩萨。

       康熙年间,炳灵寺上寺又修建了藏经楼、文殊殿、观音殿、护法堂、十六尊教堂、尊音神堂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敕封上寺嘉杨隆珠为护法禅师呼图克图(即转世活佛),是康熙册封的十八个活佛之一,已传世八代,其弟子喇嘛十余人现居上寺行管理之职。

       炳灵寺上寺内还存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刊印的大藏经一部60余卷,为佛教经典中的主要经典,是由骆驼运到炳灵寺的。寺内现存的唐卡画,有绿度母、千手千眼观音、坛城图、文殊菩萨等画卷,制作精美,色泽绚丽,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绿度母唐卡画是九世班禅赠送给上寺的。

 

九、文献中的炳灵寺石窟

 

       《高僧传》卷十一

       释玄高,本名灵育,冯翊万年人也,……高乃杖策西秦,隐居麦积山。山学者百余人,崇其义训,禀其禅道。时有长安沙门释昙弘,秦地高僧,隐在此山,与高相会,以同业友善。时乞伏炽磐跨有陇西,西接凉土,有外国禅师昙无毗,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然三味正受,既深且妙,陇右之僧,禀承盖寡。高乃欲以己率众,即从毗受法。旬日之中,毗乃反启其志。时河南有二僧,虽形为沙门,而权侔伪相。恣情乖律,颇忌学僧,昙无毗既西返舍夷,僧乃向河南王世子曼(暮末)谗构玄高,云蓄聚徒众,将为国灾。曼信谗,便与加害,其父不许。乃摈高往河北林阳堂山。山古老相传云,是群仙所宅。高徒众三百,往居山舍,神情自若,撵慧弥新,忠诚冥感,多有灵异。……应真仙士,往往来游。……高学徒之中,游刃六门者,百有余人。   

        有玄绍者,秦州陇西人。学究诸禅,神力自在,手指出水,供高洗漱,其水香净,倍异于常。每得非世华香,以献三宝。灵异如绍者又十一人。绍后入堂术山,蝉蜕而逝。   

       昔长安昙弘法师,迁流岷蜀,道洽成都,河南王慕其高名,遣使迎接。弘即闻高被摈,誓欲申其清白,乃不顾栈道之艰,冒险从命。既达河南,宾主仪毕,便谓王曰:“既深鉴远识,何以信谗弃贤?贫道所以不远千里,正欲献此一白。”王及太子,赫然愧悔,即遣使诣高,卑辞逊请,请高还邑。高既广济为怀,忘忿赴命。如欲出山,山中草木摧折,崩石塞路,高咒愿曰:“吾誓志弘道,岂得滞方!”乃风息路开,渐还到国。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沮渠蒙逊,深相敬事,集会英宾,发高胜解。时西海有樊僧印,亦从高受学。志狭量褊,得少为足。便谓己得罗汉,顿尽禅门,高乃密以神力,令印于定中备见十方无极世界诸佛所说法门不同。印于一夏,寻其所见,永不能尽,方知定水无底,大生愧惧。时魏虏拓跋焘僭据平城,军侵凉境,焘舅阳平王杜(超)请高同还伪都,既达平城,大流禅化……。

       按:《高僧传》,梁代慧皎法师著,收录东汉至南梁,四百五十多年间,二百五十余位高僧的传记,是了解中国佛教初期的基本文献。以上《高僧传》内容,说明西秦国内禅学流行,并与麦积山联系紧密,也说明西秦统治者崇信高僧,到了准予他们参与政事的地步。文中“河北林阳堂山”、“堂术山” ,应为黄河北岸小积石山。

       《水经注·河水》卷二

         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参差夹岸,连壤负险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远望参参,若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崖峭壁,举岸无阶,悬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故《秦州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亮,南安人也。”崖下有水,导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河水又东,得野亭南。又东北流历研川,谓之研川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野亭口。河水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耆彦云:昔有凤鸟,飞游五峰,故山有斯目矣。《泰州记》曰:“枹罕原北名凤林川,川中则黄河东流也。”河水又东与漓水合。……河水又迳左南城南……,大河又东,迳赤岸北,即河夹岸也。《泰州记》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于此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河水又东,洮水注之。

        按:郦道元的《水经注》,最早在魏孝文帝太和六七年(公元482年左右),早于释道世约186年。文中先说现在的上寺,后说下寺,完全符合实际。

        《法苑珠林》卷五十三(四部丛刊影印本第十七册)“枹罕临河唐述谷仙寺”条

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度风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导河之极地也。众峰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松柏映岩,丹青饰岫,自非造化神功,何因绮丽若此?南行二十里,得其谷焉。凿山构室,接梁通水,绕寺华果蔬菜充满,今有僧住。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太始年之所立也”,寺东谷中,有一天寺。穷探处所,略无定址,常闻钟声,又有异僧,故号谷名为“唐述”,羌云鬼也。所以古今诸人,入积石者,每逢仙圣,行住恍忽,现寺现僧。东西岭上,出于醴泉,甜而且白,服者不老。

 按:《法苑珠林》,系唐上都西明寺释道世撰,书于大唐总章(高宗治)元年”(公元668年)。上距晋初太始四百余年,所记可信度应该很高。

      《元和郡县志》“积石山”条

      积石山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枹罕县西北七十里。

     按:《元和郡县志》,李吉甫辑,采取隋唐以来的地理图经等书辑成。该书说积石山就是唐述山.在元和以后,才称小积石山,距枹罕七十里,与现在距临夏的道里符合。

        《游仙窟》古佚丛书

       若夫积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河所经也。书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即此山是也。

       仆从汧陇,奉使河源,嗟连命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张骞古迹,十万里之波涛,伯禹遗纵,二千年之坂磴。深谷带地,凿穿崖岸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岗峦之势。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绝。目所不见,耳所不闻。日晚途遥,马疲人乏,行至一所,险峻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古老相传云:“此是神仙窟也。”人迹罕及,鸟路才通,每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而至。

        余乃端仰一心,洁斋三日。缘细葛,泝轻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岩、桃花涧,香风触地,光彩遍天……。

       按:张鷟,字文成,新旧《唐书》说他“书无不览”,其文辞如同青铜钱,万选万中,故有“青钱学士”的美誉。《游仙窟》以俪句诗歌酬唱形式,叙述“关内道小县尉”“奉使河源”时闯入神仙窟与仙人崔十娘幽会的浪漫爱情故事。文中的积石仙女崔十娘自谓出身中原豪门望族,因边境多事,夫主兄弟身死疆场,故而流落边地,住在“仙窟”里。据史籍资料分析,唐高宗仪凤三年至永隆元年(678—680年),吐蕃寇河源(青海),李敬玄(洮河道行军大总管)与之战于青海湟川,黑齿常之为河源道经略大使,置烽戍屯田,此时张文成以河源道行军总管记室身份奉使河源,他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游仙窟》,书成后传入日本,在日本古代文学史上产生过深刻影响,鲁迅称此篇传奇为“治文学史者所不能废矣。”

      《太平御览》

       唐述窟在郡之龙支谷,彼人亦罕有至者。其窟内有物,状似金书卷,因谓之精岩;岩内时有神人往还,盖古仙所居耳。羌胡惧而莫敢近。又谓:鬼为唐述,故指此为唐述窟。          

        河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深四十余丈,高四十余丈,中有三佛寺,流泉浴池,凿石作丈六像三百余具。其西二里,则曰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亦有泉水,藏书五笥。唐述、时亮皆古之孝行士也。 

        按:《太平御览》,宋李昉等奉敕太平二年开撰,太平八年书成后,太宗皇帝日览三卷,一年读完全部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是保存五代以前文献资料最多的一种类书。《太平御览》的这段记载,关于“唐述”“时亮”二窟得名的原因,和《水经注》记载稍有不同。据《水经注》所载,因窟内时有神鬼往还,羌人呼鬼曰:“唐述”,故称“唐述窟”。时亮窟则因南安(今陇西县旧名)人时亮得名。但《太平御览》却说“唐述、时亮皆古之孝行士也”,似两窟均因人而得名,也可能是窟的创始人。

     《青唐录》

       河州渡黄河至炳灵寺,即唐灵岩寺也。贞元十九年(803年)凉州观察使薄承祧所建。寺有大阁,附山七重,中有像,刻山石为之,百余尺。环寺皆山,山悉奇秀,有泉自石壁中出,多台榭故基及唐人碑碣。

       按:《青唐录》,宋代李远著,是记述11世纪河、湟地理情况的著作。北宋绍圣(1094-1098年)中,李远中武举“官镇洮,奉檄军前”,参加了宋对吐蕃的战争,根据亲身经历写成了《青唐录》,可信度较高。文中指出,炳灵大佛“为凉州观察使薄承祧所建”,而不是传说中的文成公主所建。学者张宝玺又考证文中“贞元十九年”应为“开元十九年”(731年)之误,言之凿凿,应该采信。

     《解学士文集》明嘉靖本

    冰灵寺一首

     冰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蟠点翠微。况有冰桥最奇绝,作虹一道似天梯。

按:解缙在永乐初,被朱棣谪河州卫礼房吏。

       王荷泽《风雅堂稿》王氏手抄墨迹

       游灵岩寺记

      康熙十九年,庚申之五月,南安王荷泽与孙谦若来游,先一日从莲花砦过黄河,上驼项山,抵暮行三十里,磴道蜿蜒,坡砂滚砾,几不受足,从者挽扶而行。至上寺,过佛母殿,则峰迥路转,数十折,方至大佛阁。落晕欲瞑,峰朵相轧,各不欲让,且厌林木亏蔽,不荫榛棘。恐灵岩真面目,反失于茏葱,故宁童毋溽,殆烈烈数丈夫也。其突兀险仄,总不可名。而漓水之七星岩,大轮之罗汉峰,与湘楚之语溪,姑苏之虎丘,据余所见,咸皆不屈,而苍莽则番境也。因枹罕接西倾而下,卫霍殊勋,几不可问,而谓桥罗拜,犹避子仪为盟主,则唐家宝应建中之时,尚有收此土于掌握者,不令人念迅扫之功,与疏凿之力,共为积石雪山增气势耶?噫!奔吼如河,凌嶒如寺,足添壮怀,而老惫之足,独不能着济胜之具,不免贻山灵发笑耳。追念少年时,终日浪游,犹不失为青鞵之一幸云。此寺旧讹炳灵,及阅宝圭元年之碑,则称灵岩寺,其名之讹久矣,今始正之,并有诗:

       尝拟谢灵运,惜为气力殊。降心随小路,骇浪虑轻桴。过眼峰堪画,插天阁欲扶。淟然闻土谷,罗拜礼金瞿。

      按:王荷泽,明末陇西秀才,有奇气。潜志复明,浪迹江汉闽海,卒年逾八十,有《风雅堂文集》。冯国瑞先生考证,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十五岁的王荷泽,由莲花寨北渡黄河,取道驼项山,先到上寺,再到下寺,那时大佛尚有阁,可知阁毁在康熙以后。

      《安多政教史》第一编 圣教在多麦地区弘传史  甘肃民族团结出版社1989年译本。

     据说文成公主曾于一个时期居住于其沟脑,由她加持,出现瑞征,有自然显现的度母像云云。佛堂外面,芸香林郁郁葱葱。寺志中说,从前在益格浪谷,居住着一位大成就者……有人说,益格浪谷可能是约格浪谷,可能由大成就者约格迥之名而来。……

       炳灵寺弥勒大佛像,据传是贡子修建的。由于这种原因,贡子之名,又称匠师贡子或贡子神变王。有人则说,这尊佛像原是本教的神像,当初是敦巴辛饶的像,后来加上发髻变成了弥勒佛像云。……

        在一位名叫白喇嘛的成就者修建的称为“极乐世界壮严”的宗托佛殿(炳灵寺西方顶?——编者)里,有天然形成的观音菩萨像。这尊菩萨像每年由白塔寺用筏迎请去供奉。按嘉贝样说:“原来的菩萨像由龙王请去,现在的是其替身。”另外,还有许多佛殿及稀奇的岩洞。

      按:安多,指青海巴颜喀拉以东,包括甘肃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在内的广大地区。《安多政教史》,成书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叙述白龙江、大夏河、洮河、青海之黄河、湟水、隆务、大通诸河流域,以及河西走廊、四川松潘、阿坝大小寺院(主要对象为格鲁派)的建立、发展过程。文中修建炳灵寺弥勒佛像的“贡子”,大约和《弥勒炳灵圣地图志》(炳灵寺藏明代文物)中说的“滚尕”是同一个人吧。

《河州志》康熙王全臣本

丙灵寺

        寺在州北六十里,上倚云表,俯临黄河,琢岩为佛,立者高十余丈,卧者长数丈,上中下各八洞,石成五彩,地产檀香异药.泉水洒落,清人心脾。每逢孟夏季冬八日,近远番族,男女来游.唐之古迹也。明御史立碑云:天下第一奇观。

       按:这记载是仅指下寺,立佛,当指弥勒大佛,卧佛当指涅槃佛。上中下各八洞,亦是指最大的,数目粗略。明人立碑今已无考。今有人云“天下第一奇观”之碑乃唐李靖所立,据此可知为误说。

《导河县志稿》民国二十一年黄陶庵撰

丙灵寺

        寺在县北六十里,因山构造,上倚云汉,俯瞰黄河,凿石为佛像,雕琢精致,形状不一。坐者高七八丈,卧者长五六丈,上中下各八洞,洞各有佛,当日所涂色彩,尚未剥落,此亦足堪宝贵。山产异药,山麓有泉,泉水清冽,沁人心脾,每年季夏孟冬八日,远近番族,进香顶祝者,络绎于道。有唐一代,最擅名之灵山也。明御史某,姓名漫灭,不可辨识,竖有天下第一胜境碑碣,至今尚存。

按:此一记载当据前志传钞移录而来。以上两则材料都说明了炳灵寺法事活动以每年九、十月间最盛,大约是因为此时农事闲暇,而又气候宜人,山景最美吧。

 

十、炳灵寺诸活佛简传

 

        在炳灵寺,据罗扎哇迦呢哇于明万历年间写的炳灵寺佛赞中记载,当时由高僧才旦坚措是炳灵寺的第一位住持。万历末年,内蒙地区巴音浩特的名僧吉美成来坚措来炳灵寺朝拜,为僧众讲经传法,博得僧众和地方居士的尊重。吉美成来坚措是密宗学者,对《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都有较深的研究。由于他有深厚的造诣,僧俗信徒们将寺权布施于他,恭奉他为寺主。他圆寂后,成为炳灵寺的第一位转世活佛。之后,相继产生了禅僧旦曾坚措、云迦玛饶意希端珠,罗藏云旦,嘉样沃色,嘛呢仓等五位活佛。这样,炳灵寺前后共计有六个活佛系统。

 

         嘉杨隆珠活佛简传  炳灵寺上寺活佛。嘉杨即文殊,隆珠即任运(佛)圆满成功之意。嘉杨隆珠前世原系蒙古八音淖尔人,名叫吉美成来嘉措。据说他是年过半百以后,才“半路”出家的。他义无反顾,隔断俗尘,一心悟空。先去库伦乌兰巴陀萨迦寺学习萨迦教义,以后又去土默特川顺义王建的大乘法轮洲学了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同时受听了第三世达赖锁南嘉措的《大威德金刚》“灌顶”。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六十岁高龄来炳灵寺朝拜,因他经法高妙,寺上众僧留其为师,遂成为炳灵寺主持。在炳灵寺他面壁十年,潜心修佛,终于修成正果,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七十岁高龄时圆寂,舍利葬于炳灵寺花果山石窟中。至清顺治二年(1645年)转生于导河县(今永靖杨塔)夷岭一杨姓家中,经佛家名僧卜算,乃蒙古八音淖尔僧人吉美成来嘉措转世,认定为活佛,即二世活佛。吉美成来嘉措,被追认为第一世活佛。

       第二世嘉杨隆珠灵童转世,周围佛教信徒及广大群众,感到非常惊喜,大家都认为,活佛一般转世在藏区蒙区,很少转在汉区。今天佛生在我们地方上,证明广大善男信女与佛有缘,也是件非常吉祥的事情。于是杨姓族人及周围群众商议,共同在村庄上用土坯修了一座塔,名曰“杨塔”,今杨塔乡之名,由此来也。

        二世活佛转世不久,即迎至炳灵寺。五岁受“近事戒”,命名嘉杨隆珠。八岁受“沙弥戒”。十九岁去西藏色拉寺“密宗”院学经十四年,取得“介仁巴”学位。此间,在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前受听了《时轮金刚》“灌顶”。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回炳灵寺。回寺后,仿效色拉寺的密宗教规,完善章程、改革寺院,一时香火旺盛。同时在炳灵上寺建了大昂欠,护法殿。康熙十九年(1680年)去前世家乡——蒙古巴音淖尔二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去北京朝拜皇帝,住在皇寺,天天念《无量寿经》灌顶,念经用过的净水献给康熙皇帝和皇后洗脸,博得皇帝喜欢,遂敕封嘉杨隆珠为“灌顶”禅师呼图克图,并赐册文、玉印、珍珠伞、孔雀扇,还准乘八抬绿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又颁赐了《甘珠尔大藏经》一百零八卷,《诸品集经》一卷,现藏于炳灵上寺,是为镇寺之宝。同时颁发度牒二十七张及各地百姓对寺院差役负担的规定。光河州衙门每年开支四十三石二斗杂粮,做为寺僧口粮和香火养缮(见《佛老出世源本记》)。嘉杨隆珠二世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圆寂,终年六十一岁,骨灰置于镏金铜塔,供于上寺大经堂右侧。

        三世活佛,于康熙四十四年转生在河州老鸦关,八岁来炳灵寺,因病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圆寂,终年十一岁。

       四世活佛,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转生于青海省海北藏区,父名多吉才让,母名卓玛吉,七岁受“沙弥戒”。清雍正十年(1732年)去青海塔尔寺学经十四年,于乾隆十年(1745年)回炳灵寺。乾隆四十年(1775年)去北京朝拜,住在雍和宫。乾隆四十四年(1719年),去青海迎送六世班禅罗藏花旦意希,一同去北京祝贺乾隆七十寿辰,被封为“呼图克图护国大师”。并颁发度牒十五张(见《循化志》)。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回寺,四十九年(1784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圆寂,终年七十一岁,骨灰置于洞沟泥塔。

        五世活佛,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转生于河州北乡潘家村(原白塔乡潘家村,现被水库淹没),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圆寂,终年三十一岁。骨灰置于洞沟泥塔。

       六世活佛,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转生于青海省循化县七台沟,父名贤巴他尔,母名卓玛才让。七岁受“沙弥戒”,并来炳灵寺任法台。十四岁去青海塔尔寺学经,因病回炳灵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圆寂,年仅十六岁。骨灰置于洞沟泥塔。

      七世活佛,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转生于原皋兰县西乡古城村(今永靖县太极镇古城村),父名尤王成子,母名孔银梅。七岁迎入炳灵寺,受“沙弥戒”,并在当年坐床任法台,十五岁去青海塔尔寺学经十年,二十五岁回炳灵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农历正月初八圆寂,终年六十一岁。

       八世嘉杨隆珠灵童于宣统三年(1911年)转生于原导河县(现永靖)白塔乡崇王村一个在当地生活条件还算殷实的农民家庭。其为第四子。父亲王延禄,是位不第秀才,一生勤恳教读,置身讲坛;母亲胡三月花,出生名门,她父亲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绅士,人称胡老爷。因此,她从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杨海莲刚出生不久,父亲给他取乳名为王金刚。小金刚从小聪明伶俐,颖悟异常,长得浓眉大眼,秀气可爱。四五岁时父亲天天领着他到自己教读的学馆,让他坐在教室里和别的孩子一起,读“五经”“四书”,故此开蒙较早。及至七岁,经当地各大寺院的高僧大德卜算,确认小金刚为炳灵寺上寺第八代嘉杨隆珠活佛。据传说,在他被确定为活佛的那年初春的一天,他姥爷来到他们家,对着他的母亲说:你把老大孩子已经送给了寺院(杨海莲大哥为炳灵下寺第五代嘉杨沃色活佛)当活佛了,现在又把老四送给寺院,如果以后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出现个变故,谁给你养老送终?依我看,老四别送给寺院了,让他继续在学馆好好读书,将来好捞个功名。姥爷的话还未说完,小金刚口吐白沫,眼前一黑,昏了过去,顷刻不省人事。母亲及全家人看到此景,都傻了眼,不知该如何处置。还好,姥爷年岁大,经过的事体多,看到这阵势,一边赶忙命家人烧香点灯,一边在佛祖跟前祷告道:“祈求佛祖保佑,弟子无知,刚才我说的话,全不算数。看来,这孩子不是一般的人,生就的佛家人,俗人想留也是留不住的。只要孩子平安无事,四季吉祥,就让他出家进寺院,好好念经坐禅,保佑四方平安。”过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小金刚醒了,看到家人乡亲一帮人惊恐慌乱的样子,不解地问:你们大家怎么了,家里出了什么事?母亲赶忙关切地问他:你怎么了?这时小金刚想起昨天的事,才断断续续地说:昨天早上姥爷说了那几句话,不知咋的,一个像太阳一样的火球压在了我的身上,使我昏死了过去,以后的事,我再也不知道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家里再没有一个人敢拦阻了,认为他确实是天生的佛家人。于是高高兴兴,顺顺利利地许给了寺院。第二年,也就是他八岁那一年,各大寺院的活佛、喇嘛及四方居士信徒,口诵经文,敲锣打鼓,把他迎入炳灵寺坐床任法台,取经名吉美根敦坚措,初受“沙弥戒”,开始了他一生的佛徒生涯。接着跟随炳灵寺高僧学习藏文佛经,进步很快。转眼到了十五岁,去青海化隆寺学习“五大论”,同时,在当地高僧朱化仓、端端仓前受了《时轮金刚》、《毗卢遮那》“灌顶”,二十三岁学成回炳灵寺。此时,河州进士、著名学者邓隆,给他取汉名杨海莲,意在如海中莲花,朵朵向佛。民国二十六年,九世班禅大师从南京回藏途中来拉卜楞寺讲经时,前去受听,并布施大洋三十元。三十岁时,专心从事炳灵寺上寺建设,修建了藏式两层卓玛大殿,并请青海省保安族名匠贤巴彩塑了卓玛佛像和罗扎哇迦哇尼哇佛像。三十一岁,任永靖县佛教会理事长。1949年,参加在青海塔尔寺举行的十世班禅坐床仪式,并供养曼扎。曼扎,意为供养,或为结手印、观想、诵真言,或为托曼扎盘,盘内放米,观想、诵真言。

        1949年以后,八世嘉杨隆珠活佛,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可当时政策偏左,直至五十年代末期,宗教“改革”,佛门关闭,佛法难以弘扬,活佛心力交瘁。到十年浩劫,所谓“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被迫接受群众管制,失去自由,受尽折磨。还好,七十年代末期,政策有所好转,活佛精神矍铄,充分利用担任佛协会长和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之便和自己的声望,参加各种佛事活动,弘扬佛法,并积极奔走呼吁,支持复建了永靖境内各佛教寺院,贡献颇大,受到了佛教信徒及广大群众的尊敬与爱戴,于1990年圆寂,享年八十岁,遗骨葬于炳灵上寺大佛洞前,地葬起塔。

        嘉杨隆珠八世活佛历任永靖县政协副主席,州佛教协会会长,州政协常委,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国家佛协委员等职。他圆寂至今已经十七年了,白驹过隙,光阴易逝,佛教弟子及广大信教群众无不时时怀念,愿活佛九世灵童早日转世。

 

        嘉杨沃色活佛简传  炳灵上寺活佛。据僧师们传说,嘉杨沃色的前世,是陕西一姓李的商人.于清康熙年间,因商户倒闭流落到炳灵寺。一日,夜卧在大昂欠门口。当晚,嘉扬隆珠活佛梦见一虎,卧于山门之外。天明,遂使僧徒去看究竟,僧徒去告情后,即叫李商人入内相见,经谈话,才知专程来寺,欲出家为僧,随即应允。李商人当年三十岁,立即改姓为杨,取名扎西,从此,他一意归佛,念经禅修。由于他严守法戒,在炳灵寺取得了一定成绩,成为炳灵寺较有名望的“扎西喇嘛”。扎西于康熙四十六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去世,终年五十一岁。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在河洲西乡红水沟一农民家中诞生一男孩,经藏区大活佛卜算,是炳灵寺扎西喇嘛转世,他八岁时被迎入炳灵寺杨家昂欠,在本寺高僧前受“沙弥戒”,取名嘉杨沃色,十五岁去塔尔寺学经十年,回本寺后继续禅修。三十一岁被任命为法台,这就是嘉沃色一世,按寺院常规,他应该隆重地供给僧众一次“莽迦”(丰盛的吃喝)。但他经济比较困难,只简单地请大家吃了一锅米汤,因此,被僧俗们取了个绰号“杨米汤”。他五十八岁圆寂,骨灰置于本寺本巴山一座石塔内。

        第二世活佛。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转生在甘南夏河清水藏族家中,十一岁迎接入寺,由本寺锁南坚措活佛受给“沙弥戒”,取法名锁南意希。十六岁到拉卜楞寺学经,二十六岁任法台,乾隆六十年十月十二日因病圆寂,终年二十八岁,骨灰置于洞沟石塔。

        第三世活佛:嘉庆元年(1796年)转生于河州乡崇王村聂家。五岁接入寺。由本寺高僧元旦扎华授于“沙弥戒”,取名为元旦坚措。十三岁去塔尔寺藏医学院学经十年,三十五岁回寺任法台,以后常为僧众治病,深得群众爱戴。道光十五年(1835年)农历八月 十二日圆寂,终年四十岁,骨灰置于洞沟石窟泥塔。

        第四世活佛,于道光十七年(1892年)转生在河州北乡潘家村,十岁入寺,在本寺高僧罗藏量巴前受了“沙弥戒”。取法名为罗藏意希。十六岁去拉不楞寺满巴扎仓学经。二十八岁去兰州居住。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农历九月初五日于杨家寺圆寂,终年五十九岁。骨灰置于骨灰置于洞沟石塔。

      第五世活佛,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转生在河州北乡崇王村尕王家。父名王延禄,母名胡三月花,九岁迎入炳灵寺时,借塔尔寺活佛却西仓来炳灵寺朝拜之机受“沙弥戒”。取名吉美罗追坚措。十三岁到塔尔寺藏医学院学经六年。十八岁回寺。二十九岁去新疆募化布施。随后因新疆主席金树仁被盛世才劫权,因此募资未成。于三十四岁(民国二十四年)回时杨寺。三十九岁(民国三十七年)去塔尔寺任曼巴扎仓法台。四十二岁(民国三十三年)回时杨寺。解放后,于1959年被聘请为临夏市政协委员。1966年“文革”开始后,因蒙受屈冤,于农历八月二十一日圆寂,终年六十六岁。肉体埋葬于时杨家。

 

         云迦玛锐活佛简传  炳灵下寺活佛。据僧师们传说,云迦玛锐是藏族,共转了八世。乾隆年间(1743年)迎接来寺时,已经是第二世。云迦玛锐原是青海唐壤寺的第三位活佛。他曾在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学过“五大论”,取得佛家赞慕的“拉仁巴”学位,是一位佛教论的学者,在唐壤寺有很高的威望。

        炳灵寺下寺的主持禅僧旦曾坚措,是一位好念禅修的佛僧,为了学得较高的经法,从唐壤寺请来云迦玛锐坐在炳灵寺,为他修了昂欠,奉他为炳灵寺法台。从此,他在两寺之间巡回授经。最后圆寂于唐壤寺(时间不详)。

     第三、四、五、六世活佛,都由唐壤寺迎接,情况不详。

       第七世活佛,转生于永靖县崇王村。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八岁时迎接入寺院,受了“沙弥戒”。十三岁因病圆寂,骨灰置于云家昂欠山坡泥塔。

        第八世活佛,清同治三年转生于青海省川口,从幼年接至唐壤寺。取经名坚祥仓,汉名云发仓。十九岁去拉卜楞寺闻思院学经,因明和般若毕业,取得“然卷巴”学位。三十多岁来炳灵寺.五十多岁又住白塔寺。其间苦研经法,一心禅修,博得地方信徒们的拥戴。解放后,于1958年被聘请为临夏市政协委员。1959年农历四月初一日圆寂,终年九十四岁,骨灰置于下寺云家昂欠山坡泥塔。

 

         罗藏云旦活佛简传  炳灵下寺活佛。罗藏云旦(也叫尕云)活佛,共转生四世。

        第一世活佛。乾隆十八年(1753年)生于青海省。二、四世活佛也转生于青海省,都由青海唐壤寺迎接。三世活佛转生于永靖县塔坪村,由炳灵寺迎接。四世活佛转生于青海省民和唐儿塬。十九岁去拉卜楞闻思院学经,1953年春,圆寂于兰州新元寺。他来炳灵寺,全由云迦玛锐的关系,僧众尊他为炳灵寺活佛,也是这个原因。实际上他多在唐壤寺居住,在炳灵寺的时间很少。因此,关于他的传略,尚待考清。

 

        禅僧旦曾坚措活佛简传  炳灵上寺活佛。根据传说禅僧旦曾坚措原是一位高僧转世。第一世活佛,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转生于积石山县的薛家坪村,法名禅僧旦曾坚措,九岁迎接入寺。乾隆四十年前后,去薛家坪途中住在时杨家寺,当晚,因时杨山滑坡殉难,终年六十一岁。

        第二世活佛。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转生在河州北乡崇王村。父名崇得秀,母聂氏。九岁迎接入寺,受了“沙弥戒”,取名锁南坚措。光绪二十二年去青海省海西的一个寺院学经十五年。宣统三年刚回寺时,地方居士们在王家山村设宴欢迎,当晚回到崇王村时圆寂。终年六十四岁,骨灰置于薛家昂欠花园。

       第三世活佛,于民国二年转生在永靖县崇王村,父名王延禄,母名胡三月花;九岁迎接入寺,在吉美罗追坚措前受了“沙弥戒”。取法名吉美根墩三主。民国十四年,正当他十三岁的时候,一日出寺游玩对失踪,后据众僧分析,可能滑入黄河溺水身亡。

 

        嘛尼仓活佛简传  嘛尼仓活佛前后共转了四世。第一世活佛出生于嘉庆初年,生平情况不详。二、三世活佛在积石山银川沟石佛寺和炳灵寺两地来往居住。同治年间,炳灵寺被焚时,他的昂欠同时被焚。从此,常住石佛寺,再未回炳灵寺。四世活佛嘛尼仓,生于甘南州清水地区,1958年以后.在夏河藏校任藏文教员,现已七十多岁。

 

十一、涉及炳灵寺的部分佛教名词集释

 

        石窟寺  中国佛教寺庙建设的一种形式,在开凿的洞窟中陈示佛教雕刻、彩塑或壁画。包括窟外的建筑及佛塔。石窟寺首见于印度,约于东汉时传入新疆,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肃传入中原,形成高潮,延至元明渐息。现存石窟寺主要有甘肃莫高窟、麦积山、炳灵寺,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

        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种族名,意为“能”;牟尼是“仁”,“儒”,“忍”、“寂”,合起来就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释迦牟尼(前565—前486后),大约与中国的孔子(儒教创始人)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列宁说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同时代。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16岁结婚生子,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的苦恼,出家修行,35岁时彻悟,创立佛教,从此自称“如来”,意“如实而来,证成正觉”,信士称其为“佛”,即觉悟了的人。

       苦修  释迦尼牟初修行时,古印度正流行以极度虐待肉体寻求解脱为表现形式的苦行僧团,释迦也加入其中,在恒河边的森林里度过了六年非人生活,日食野果,夜宿荒坟,身披鹿皮,拒绝洗澡,严重时日食一麻一麦,直到骨瘦如柴。后来,释迦发现这种修行方法只是执着于肉体,无法使心灵获得解脱,就离开了森林,接受了牧羊女给他的乳糜,中国人据此以吃腊八粥的方式纪念释迦牟尼这个重大思想转折行动。

        禅  梵语“禅那”的略称,义为静虑,是制心一处,思维观修意思,通俗讲,就是一种“冥想”式的修行方法。通过戒除妄念,使心不被外界事物牵制,达到安定平和境界,进而觉悟。禅定和禅观,都是指修行法门而言。佛寺中的佛像可用来专注观想,以求达到一念代万念即入定的目的。

        涅槃  梵语,或译为灭度、寂灭、无为、解脱、安乐,玄奘译为圆寂。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生死烦恼叫做“寂”。即是征得最高境界之意,与俗云“死”意义完全不同。根据涅槃境界的高低,可分为较低层次的有余涅槃和较高层次的无余涅槃。

        弥勒佛  佛教中之未来佛,藏语谓“强巴”。弥勒曾是释迦弟子,但早于释迦灭度。释迦预言,他离开世间56亿6千万年时,弥勒将从兜率天宫下凡,并脱生,成道说法,经历同释迦牟尼仿佛,因为弥勒所代表的未来界是个美丽的理想世界,所以得到我国人民普遍信仰,他的佛像至迟西秦时就已产生,初作菩萨装,后作佛装。炳灵寺132窟内的百位弥勒像就是菩萨装,171龛的弥勒佛则是佛装。唐时,武则天曾伪造《大云经》,谎称弥勒下凡,炳灵寺上的弥勒巨像,即在武则天之后塑造。现在民间可见的大肚笑口的弥勒形像,其实是五代时根据江浙一带一个俗称“布袋和尚”的僧人形像塑造的,传说他形象富态,言语随意,能预知晴雨,后人以为是弥勒分身所化。寺院中弥勒殿上常有一幅对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多宝佛  《法华经》中佛名。依《法华经》义,多宝佛为东方宝净世界教主,他曾立誓说,在他成佛灭度之后,世间凡有宣说《法华经》处,必自涌现于前,以证明此经真实不妄。释迦牟尼说《法华经》时,有七宝佛塔自地涌出,塔内多宝佛禅定状,并分半座与释迦,可见他与释迦乃是平起平坐。安置多宝佛(多宝如来)之塔,称多宝佛塔,佛寺中多有之。

       药师佛  东方琉璃世界教主,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或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成佛时曾发下十二大誓愿,愿除去一切众生病苦,治无名痼疾,令一切众生身心安乐,我国寺院中一般把他供奉在释迦佛的左边,祈求解除各种顽疾,消灾延寿。

        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有无量光、无量寿之意。他所统治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一片理想的净土,受一切信徒景仰。

       菩萨  梵文音译“菩提萨垂”的简称,“觉悟的众生”之意,又称“大士”、“圣士”等。《弥陀经》说过去有个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大太子是文殊菩萨,二太子是普贤菩萨,三太子是观世音菩萨,四太子是大势至菩萨。后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成为父亲的左右胁待,合称“西方三圣”。“观世音”的含义是“在观看中的自在者”,也可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倾听世间苦难声音者”。唐时避李世民讳,称观音。他曾发愿救度一切人,否则自毁,结果真的度不过来,就自毁,还是诸佛帮忙使他恢复法身的,帮忙的佛太多,才有千手千眼观音。大势至菩萨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使人得无上力量,威势自在,故名。

        罗汉  梵音阿罗汉的简称,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六根清净,无明名,烦恼已断(曰杀贼),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曰无生),受诸生尊重供养(曰应供)。罗汉寿命未尽前,常住世间,随缘度化教众。

        飞天  佛教把化身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飞天,佛教中天帝司乐之神,以香为食,不近酒肉,每当天上举行佛会,便凌空飞舞,抛洒鲜花,以作歌舞。石窟寺中多飞天造型,大多为烘托佛国气氛和佛的庄严而存在,是中国人创造的没有翅膀,仅凭衣襟和飘带即能飞行的天神。其中有演奏乐器的,叫伎乐天。

        维摩诘  梵语音译,意为法净,没有污染而称的人。《维摩诘经》说维摩诘化生在富商家庭,“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是在家的菩萨。维摩诘既是菩萨,又过着人的世俗生活,他的修行模式为中国人提供了可望可即的典范,所以一直受到中国人追捧,唐朝诗人王维就取名叫“维”,字“摩诘”。炳灵寺8窟有维摩诘“问疾品”经变图,内容为维摩诈病,引来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探病,两人(菩萨)在病榻前辩论说法。

        僧祗支  又名掩腋,一种僧人内衣,用覆左肩,右开左合。这是一种从左肩穿至腰下的长形衣片。

        结跏趺坐  佛、菩萨打坐的一种形式,俗称双盘,即左脚放到右腿上,右脚放到左腿上,或者相反,脚心朝上。据传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悟道时的坐姿,这种姿势端庄飘逸,长时间安稳不倦,但一般较难做到。如果坐于座上,双腿自然垂地,则叫善跏趺坐,也是佛陀常用的坐姿。如果坐于座上,双腿交叉着地,则是菩萨的坐姿了。佛与菩萨像坐姿常与手印相结合。佛经中说,当释迦结跏趺坐时,过路的僧人见到一尊金身,就对他朝拜;当他善跏趺坐时,僧人见到一尊银身,就对他行礼;当释迦像凡人一样坐着时,僧人就目不斜视地过去了,看也不看一眼。

        手印  佛教密宗修持以“三密相应”为主,“手印”是指配合本尊而作出的各种手形,也称“印契”,简称为“印”。佛菩萨及本尊的手印,象征其特殊的愿力与因缘,因此我们与其结相同的手印时,会产生特殊的身体力量和意念力量。“三密”包括身密(手印及任何体姿),口密(口诵真言及一切言语)、意密(心中观本尊乃至随一切因缘起念),因为其作用深微,故称密。结手印是身密的一般要求。常见的手印有:

施无畏印。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含义是佛陀布施无怖畏给众生。

与愿印。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含义是佛菩萨满足众生的祈求。

禅定印。在膝上仰左手,并仰右手与其上,两拇指指头相接。这是佛陀禅定时的手印。

触地印。伸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这是佛陀成道时的印相。

转法轮印。双手置于胸前,右掌与左掌相及,左右诸指轻触。

手印可用来判断佛陀尊名或其成道、说法时的特别状况。

        犍陀罗艺术  犍陀罗,位于今西北印度喀布尔河下游,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入侵印度及公元一世纪贵霜王朝兴起时,它的都城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五世纪,佛教盛行于此,公元六世纪后绝迹。在犍陀罗国,贵霜王朝的希腊人皈依佛教后,就以希腊阿波罗神的样子塑造了佛陀,开创了塑佛像先例。在这以前没有佛像,因为人们认为佛无处不在,其相无法形容。犍陀罗佛像一如古希腊雕塑,以体魄健美为特征。犍陀罗艺术采用希腊系统表现方法,熔印度、希腊、波斯、大夏、罗马风格于一炉,自成一派。后犍陀罗艺术越过北方葱岭进入新疆,传至中原,影响北魏佛教艺术,又经由朝鲜传入日本。今炳灵寺早期佛像即是希腊人骨相的犍陀罗风格。

       金刚力士  梵名那罗延,是大力之神,佛教护法,金刚者,有坚固之义,是意译。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他又是守护四极这神。

        曹衣出水  北齐曹仲达善画梵像,他的人物画,衣服褶皱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冒出之感,故名。又称曹家样。

        璎珞  通常指佛像上的装饰品,由珠玉和花等物编缀而成,一般装饰在颈部,臂部,类似于今天的珠琏、项圈。

        羊肠大裙  菩萨像妆束,衣裙纹饰曲折,层次分明,即羊肠式回曲纹样。

经变  佛画种类之一,指将某一部或几部佛经的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简言这,是佛经故事的图解,简略的连环画。

        藏传佛教  俗称“喇嘛”教,中国佛教三大系统之一。凡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蒙古、不丹、锡金等)的佛教,或者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都是藏传佛教,又可称“藏语系佛教”。七世纪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松赞干部皈依佛教,是为藏传佛教之始,至十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十五世纪派别分支定型。藏传佛教的教义特征是:大小乘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一些特点。藏传佛教仪轨复杂,设像繁多,有别于汉地佛教。

        格鲁派  藏传佛教主要派别之一,因倡导僧人严守戒律,故名。“格鲁”即汉语善规之义。格鲁派奉宗喀巴大师(1357—1419年)为祖师。大师因出生于青海宗喀地区(湟中)被尊称为宗喀巴。宗喀巴于1402年和1406年分别写成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是格鲁派理论基础。格鲁派的名寺有扎什伦布寺,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等,达赖、班禅是该派在中国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灌顶  藏传密宗修炼仪式,包涵着授予神力或权力的神密意义,也就是佛以大慈大悲,将最圆满的最殊胜的顶法传授给受法人。一般灌顶仪式的程序,包括宣誓修持密法,沐浴清洁身体,圣水洒上头顶,用嘎巴拉(用人头骨做成的碗)喝水等几步。

       格西  藏语“格维西年”的简称,意译为“善知识”,是藏传佛教界学位的泛称。拉萨三大寺的格西,有拉然巴、磋然巴、林塞和朵然巴四个级别,其中前两种格西学位要经过三次辩经复试才能取得,后两种则只需一次辩经即可。塔尔寺的格西学位有然坚巴(中学毕业),噶然巴(大学毕业)和林塞(硕士),以及欧然巴(密宗博士),曼然巴(医学博士),泽然巴(术算博士)等等。最高为拉然巴格西,塔尔寺当代获此学位者仅一人。

 

十二、炳灵石林:一片丹霞幻万象

 

        “突兀险仄,总不可名。而漓水之七星岩,大轮之罗汉峰,与湘楚之语溪,姑苏之虎丘,据余所见,咸皆不屈,而苍莽则番境也。”

      以上文字出于陇西秀才王荷泽笔下。康熙十九年,王荷泽来炳灵寺旅游,以激动的心情写下了散文《灵岩寺记》,盛赞炳灵山水风光堪比南方七星岩等名胜,但是另有一番西部境界。

       的确,乘船来过炳灵寺旅游的中外游客,无不被黄河沿岸的奇山异峰所吸引,历史上《水经注》、《法苑珠林》、《游仙窟》等文籍,都曾描述炳灵石林,郭沫若先生就曾有过“千岩壁立疑巫峡”的词句。炳灵寺洞窟前的姊妹峰与河对岸的万笏朝天群峰,也已成为炳灵寺旅游的标志。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真正“苍莽番境”的大批石林景观,还藏在炳灵寺后山之中,犹如一位大家闺秀,虽然“天生丽质难自弃”,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些石林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杨塔、王台两乡镇之间的小积石山群峰丛中,南临黄河,西连塔坪,北至宋家城,东依鹰山,面积26.64平方公里。从地质学上来说,小积石山区域地质结构属新生代早期(约7000——2300万年前)白垩纪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的丹霞地貌。丹霞是地理学上的名词,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其红色山群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名丹霞。丹霞地貌往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赤壁地貌。

        2007年5月,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通过了永靖县“甘肃炳灵丹霞地貌地质公园”规划,该地质公园以黄河峡谷,刘家峡水库水景景观,丹霞地貌及其奇特多变的象形景观为主要内容,地质遗迹规模宏大,景观秀美,地学内涵深蕴,尤以所处位置在北方而难得。

       炳灵石林群包括龙虎沟、静宁沟、大寺沟、大沙沟四大沟区和上百条支沟,可以分为炳灵下寺沿河景区,大寺沟景区,静宁沟景区,大沙沟景区和杨塔至方寺景区五部分,这五个景区或静穆,或奇险,或深邃,或灵秀,风格各不相同,组成了一座气势磅礴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雕塑博物馆,游人到此,会发觉有眼睛惊叹,却无语言形容。有人喜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象形的角度出发,把山景与世间万物的造型联系起来,找到审美和智力游戏的愉悦,这自然是个通行的欣赏山景的方法,永靖人就已命名出有名有姓的景点上百处,不过,这种方法执著于局部,总不免给人管中窥豹或者盲人摸象之感。其实,炳灵石林给人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得到一种被隔绝时空,在大自然神奇造化面前自叹渺小幼稚的精神体验。行走在炳灵石林的沟沟岔岔中间,在一片极静的氛围当中,你会觉得,就连偶尔栖落花枝的野雀,也会带给你哲学启示似的。如果有二三知已,才郎佳人相伴,你一定会说,要是在这里幽居几天,那该是滚滚红尘中多大的享受呀。

        在炳灵下寺171龛大佛南端,临河有姊妹峰,从下寺拱桥之北望去,其峰拔地而起,酷似二人相依。《水经注》中“立石数百丈,亭亭桀竖,竞势争高,远望参参,若攒图之托霄上”的记述,就是对它的形象描述。

        为什么叫它姊妹峰呢?佛教徒们传说,171龛的大佛是释迦五岁像,他自小来炳灵寺修行,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忍受不了思念远游儿子的痛苦,曾邀请妹妹一起跋山涉水来到中国看望过释迦。一天,释迦入睡,见到母亲和姨母又来到炳灵寺看他,释迦惊醒过来,只见黄河东去,哪里有母亲和姨母的踪影,只有形似姐妹俩的两座山峰挡住了去路。那么,这山峰,就是佛陀巨大的念力塑造出来的。这个说法的依据,大约就是169窟内的“释迦为母说法图”吧。

        另一些浪漫的人,则把姊妹峰说成是永靖的望夫石,故事大略是:有位赶考的举子在炳灵寺附近的破庙里用功,被到田间送饭给父亲的田姑看上了,二人佛前盟誓相守,然后,姑娘把举子送上羊皮筏,挥泪告别。书生一去杳无音讯,姑娘为相思所苦,天天到河边等他,妹妹也被姐姐的痴情打动,一同来等书生。等啊等啊的就到了今天,还在等。

        姊妹峰以东河边,有群峰相对,造型多如倒扇,密密相依,据说是夜来与老僧谈天的不第秀才命名此群峰为“万笏朝天”。笏,是古代群臣在朝堂上拿在手中的一种条形板子,功用如用笔记本,是用来记事的东西。万笏朝天这样一个充满世俗味道的名字,倒也被僧徒接受并口口相传,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莫非佛陀讲经说法时,众弟子菩萨也是手捧笏板的?(一笑。)万笏朝天最美的时刻,没有一点运气是碰不到的。雨后初晴的日子,早晨日出时候,观赏群峰之间云苫雾罩,彩光流动,会疑心见到蓬莱仙境,这时的万笏朝天石林是柔美绚丽的。若是到了傍晚,清澈的河水倒映着群峰身影,随波弄影,而群峰及倒影都已被晚霞染成红光弥漫,连带着河水都热烈了起来。这时的景致,值得画家和摄影家耐心守候。

       姊妹峰与万笏朝天,都属于下寺沿河景区,而大寺沟景区多山形宫殿形石林景观。从杨塔胜利村西边方寺盘坡下坡,路过陡直的赤壁,渐行至谷底,两边绝壁向人挤压过来,百丈悬崖之间,仅开一线,能容单人通过。行走其间,仰望天空,非正午半夜不见日月,崖旁野生植物寂寞而热烈地开放着,野丁香味阵阵袭来,伴着脚下不绝如缕的细水,脚步声变得滞涩起来,偶尔一阵穿堂风吹过,只觉得寒毛倒竖,出了一身汗,却滴滴冰凉。在这巨人腑肠般的皱褶里穿行,需要数小时之久,及至到了开阔的出口,回望一线天来处,整个山形却又仿佛浑然一体,不见什么罅隙,疑心刚才的历险真是一场梦境。

        出一线天,沿大寺沟前行,山形突兀因势象形,有动物上山虎、耕地驼,有摩天大厦、金字塔,有器物净瓶、珠宝山,也有人物法显夏坐、天王托塔,游人刚刚还沉浸在命名的兴奋之中,谁知景随步移,换一个角度再看,却早已幻化成别景了,一次次演出的蒙太奇,总给人不倦的审美享受。

        在大寺沟北望,有一座梯形山峰,高数百丈,下大上小,立面如削,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这座山峰正面,有几条横向风蚀带,无数风蚀小龛等距分布在崖面上,远远看去,仿佛就是布达拉宫的一扇扇窗户。成书于同治年间的《安多政教史》中说,文成公主曾于一个时期内居住在炳灵寺沟脑,那么,我们可以猜想,当年文成公主在修建她的行宫布达拉宫的时候,一定是从这座山峰的形势中得到灵感,才在拉萨依样建宫殿的吧。

        在炳灵石林游览,不但可以赏奇景,也可以追溯历史的幽远。在石林景区上百条支沟中,龙虎沟是较为著名的一个,离上寺不远。龙虎沟名龙虎,有道教修行法门龙虎交泰的意味。入沟口,西向行,拨草寻径,渐行渐高,约5里,到达沟脑,一处绝壁之下,有泉水从石壁中滴出,这就是唐人《法苑珠林》中的记载醴泉了,“甜而且白,服者不老”的泉水,吸引着无数的善男信女和游山人不辞辛劳,前来采服。歌中唱道:

 

炳灵寺上的药水泉,

桦木的勺勺啦舀干;

喝上个药水百病散,

高兴者漫了个少年!

 

现在想起来,药水者,不外是一种优质的矿泉水吧。

        龙虎沟植被丰富,多为灌木,因谷内地形狭长,常年山风劲吹,使得那些树木的样子千姿百态,妙绝人间,任何一个园艺大师也塑造不出那样自然而奇妙的造型来。看着那些大自然的作品或许一种占有移栽的欲望会占据你的身心,但仔细审视之下,才发现“盆景”多是长在坚硬的岩石上面,不可思议地繁荣着。那么,你就放下心来,欣赏一下崖景吧。有一处峭壁裂开了一条纵长的缝隙,裂隙上部赫然别着一把巨型石斧。当地人说,那斧就是鲁班斧,要不是鲁班爷传下技艺,那么,1600年前乞伏国和吐谷浑时在黄河上的飞桥是谁造的呢,炳灵寺崖壁上的凌空栈道又是谁搭建的呢?

        炳灵石林奇峰三千,象形无数,说是说不完,道是道不尽的,而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以《法苑珠林》和《游仙窟》描绘炳灵石林的话句,作为对四海游客的欢迎词吧——

        众峰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松柏掩映,丹青饰岫,自非造化之工,何因绮丽若此?

        深谷带地,凿穿崖岸之形,高岭横天,刀削岗峦之势。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绝。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6693098880 传真: 邮箱:906952248#qq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古城新区电商孵化园二楼 邮编:00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永靖县菖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