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北乡秧歌与傩舞

北乡秧歌与傩舞

关键词:永靖,刘家峡,傩舞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永靖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sy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53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北乡秧歌与傩舞

    永靖县成立前,北乡为临夏县属地。而临夏县的前身则为导河县。据《续修导河县志》载:这里“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乡人傩之遗意。”这就是说,当地秧歌是与傩之演进有着一定的联系。傩,则源于羌人的原始狩猎活动,即所谓“面具狩猎法”。河州北乡,古为西羌之地,这种由傩而演进的“乡傩”文化,至今仍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并发展成为傩舞、傩戏。

    由傩而发展为古代的傩礼,在周朝“五礼”中从属于“军礼”,在当时国家大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驱疫赶鬼、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为核心内容,发展成一种戴面具的巫舞。当傩礼传到民间,主事者便由各地乡老、社头担任。据《论语·乡党》记述:“乡人傩,(孔子)朝服而立于阼阶。”可见当时不信鬼神的孔子对民间驱疫赶鬼活动这一民俗也是特别尊重的。在古代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把各种自然现象都归结为神鬼的安排,是可以理解的。久而久之,沿而成习。乡人傩与社火,北乡秧歌中尤为突出的“财宝神”,都是一种民间俗信,是“无情世界的感情”(马克思语)的载体,“是民间自乐自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到了唐代,北乡一带农业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但庄稼成熟后,常发生周边部族偷抢之事,故有“防秋”之举。炳灵寺石窟尚有“防秋军题记”。唐边塞派诗人高适有诗云:“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娑取封侯。青海至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防秋并非单凭武力,时而戴一些牛头马面等面具,假以手舞足蹈,吓退盗抢者。加上藏传佛教面具舞蹈、藏戏的影响,北乡农村逐渐产生了神庙的跳会:每遇丰年之秋,为谢神灵的护佑,驱除疫鬼,村民设坛奉祀进香,并头戴神像、历史人物及动物面具,围场边舞边唱,伴以简单器配,称为傩舞、傩戏。此项活动延及北乡十八庙,发展到一定规模。清康熙时邑人汪元写诗状景曰:“社鼓逢逢禳赛时,青骑白马二郎祠。踏歌游女知多少,齐唱迎神舞拓枝”,反映了当时乡人傩之盛况。直到今天,在比较偏僻的北乡一隅,西部山区的杨塔乡、王台镇、红泉镇等地,傩舞傩戏一直延续并保存了下来,被文化界人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2001年曾赴省城兰州表演,并参加了2005年在江西省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表演活动。由乡人傩演进到秧歌,即由一村一庙的固定场所表演,发展到拉起一支浩浩荡荡的秧歌队伍,一路踏歌伴一路鼓声,十里八乡送太平,仍然有一较长岁月的演变过程。

    北乡秧歌与傩舞,都有自己的仪式,都具有祭奠的性质,只是仪式和祭奠的形式不同而已。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柯扬曾经写道:“凡有仪式,就必定有信仰的内容,而求吉避凶,祝福平安则是一切俗信的核心,也是人类文明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表现。善与恶的区分以及抑恶扬善的愿望,是人性进步、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求吉避凶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诉求。”这也是北乡秧歌和傩舞的共同特性。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6693098880 传真: 邮箱:906952248#qq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古城新区电商孵化园二楼 邮编:00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永靖县菖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