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北乡秧歌服饰与道具

北乡秧歌服饰与道具

关键词:永靖,刘家峡,北乡秧歌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永靖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gsy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24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北乡秧歌服饰与道具

   服饰与道具,在北乡秧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北乡秧歌队伍庞杂,人物众多。因此,所用服饰和道具也各不相同。在旧社会,服饰和道具主要靠自制;其次是相互向邻村借用;无法自制和借不到的,少量靠购置。所以服饰比较简朴,多为代用品,道具亦多从简。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秧歌队的服装越来越艳丽,道具也讲究正规化,除一些传统的服饰道具外,大部分则靠定制和购买成品。

服  饰

   北乡秧歌的服饰,以传统的戏曲服饰为主,辅以当地民间传统服饰。服饰主要包括盔、帽、蟒、靠、帔、官衣、褶子、靴、鞋、彩衣、对服等。一般不分朝代、地域和季节,只按脚色行当和人物特点的不同要求,分为不同的基本固定式样和规格。服装的款式,颜色和装饰,直接反映着所扮脚色的社会地位、性格和人们对他的评价。同时,服饰的用料及新旧程度,则是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准和审美习惯,既有生活实用价值,更有装饰和美化生活的审美作用,实用美与装饰美的统一,就构成了北乡秧歌的独特服饰。

     传统的戏曲服饰,是专门用来表演用的,是舞台上塑造戏剧人物外部形象的手段之一。用以体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性别,个性和生活习俗,并显示剧中特定的时代、民族、地区和特定的情境等。北乡秧歌的服饰既然以戏曲服饰为主,其功能与作用也是雷同的。如:北乡秧歌中的武将、太夫,其服装主要有:大靠(硬靠)、软靠、箭衣、马褂、板带等。这些都是戏曲专用服装。服装上刺绣的各种纹饰图案,色彩斑烂,也都仿效戏曲服饰。只是根据各秧歌队的条件,有的是自己缝制,有用绸缎的,也有用普通布料代替的。武将配戴的帽子为头盔。戏曲舞台上的头盔有多种多样,而北乡秧歌中的武将头盔一般用小圆镜配以面花来代替,既简便直观,又节约资金,多为买来零星饰物自制就可以了。

    太夫多系包巾、勒子、面花,一对大翅等,一般都是秧歌队自制的。大翅正面为红色彩纸加装饰边,背面是绿纸,由两半折扇合成。表演时将两半折扇向中间拉开固定好,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翅。这种扮象使太夫扮相显得更为威武,一身正气。大翅注重的是装饰性,既简单又大方,是北乡秧歌独有的风格。

     鞭子手一般为武生打扮,适用于戏剧服装中的滚身,即戏剧舞台上扮演兵、卒所穿服装。服装颜色一般有黑、红、黄、绿等色,但多为单色。包头巾与衣色一致。足蹬快靴,也可用普通的运动鞋代替。但要求所有鞭子手的服饰必须统一,包括衣、包头、鞋及饰物,款式和色彩必须一致,以求整齐、美观。

    蜡花为旦脚装扮。身穿服装为彩衣、彩裤、腰裙、披肩。要求服装款式、色彩一致。戴墨镜,头面首饰华丽,多姿多彩,多为花、珠等组合头饰。一手拿折扇,一手掌着蜡花灯,翩翩起舞。

    中郎为生脚打扮。头戴礼帽,眼遮墨镜,身穿礼袍。随身道具:双手拿小瓷碟、中指戴上顶针按节奏击响小瓷碟。

    担水姐系蜡花中的一员。担一对花篮,三尺三竹皮扁担缠上彩绸,双手举起担在肩上,和蜡花、中郎结伴同行。

    打鼓将系武生扮象。早期穿着服装限于条件,一般头系一条白毛巾,戴墨镜,上身穿白衫衣、套穿一件黑马褂,腰系彩绸。裤子统一为深色,扎腿角,穿普通鞋。现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服饰也有了较大改观。一般多穿成品对服彩衣,腰扎彩带,头戴彩巾、勒子、面花,足蹬运动鞋。但衣、巾、面花色彩、款式必须完全一致,方显整齐、威武、壮观。

    北乡秧歌中的“财宝神”扮演者,最有特点的服装是翻穿一件短皮褂、戴礼帽,早年间也头戴“佛冠”,或叫“五方”牌子帽,裤子、鞋都是普通服装。但要求着装统一。表演者每人将鸡毛掸子斜插领口或拿在手中,将黄表纸对折后别在两鬓帽沿处。一人打鼓,另一人敲钹,其余人等则伴随鼓点演唱 “财宝神”。

    此外,武将、太夫、杨林等武生扮相,均戴各种胡子,类同戏曲舞台上的武生。

    胡子。戏曲专用语称:“口条”、“髯口”,包括白满、黑满、红满、麻满,红张口、黑张口,白三绺、黑三绺、麻三绺,茬茬胡(黑红)、吊搭子(白)、五撮子(白),一绺(白)、卡胡(黑、白)、粘胡等。另外还有红、白、麻、黑蓬头,红黑鬓毛,假发、孩儿发(头套)、梢子(男女)等。秧歌中常见的有:白满、黑满、黑张口配黑鬓毛,红张口、红鬓毛,茬茬胡(黑、红),黑三绺、麻三绺等。杨林老将专用白满、白蓬头、白网子或麻网子、帽圈。

道  具

    道具是秧歌表演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大到桌椅板凳,小到绸巾小碟。此外,北乡秧歌中大量采用的是道具舞蹈。所谓道具舞蹈,即使用各种道具而表演的舞蹈。此类舞蹈花样繁多,有手里拿的如扇子、手绢、霸王鞭等;有腰间扎的如竹马、旱船等;有披着跳的如狮舞等;有举着玩的如龙舞等。从形式上看又有单人的,双人的,三人的,多人表演等。道具舞蹈能生动地反映人们欢快的情绪和丰富的思想。

    北乡秧歌主要道具有旱船、膏药灯、竹马、竹驴、狮子头身、牛头身,鸡毛掸子、拂尘(蝇刷)、鞭子,刀、枪、剑、戟等古兵器,花篮、彩扇、喜欢保、货郎柜、虎头牌、虎铮、拨浪鼓、阴阳鼓、桶子鼓等。此外,还有蜡烛、香、黄表等消耗品,在焚烧前亦作为道具。其中,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而独具特色的有旱船、膏药灯、竹马、竹驴、狮子头身、牛头身、钱鞭子、花篮、桶子鼓等,现摘要介绍如下。

    旱船  亦称“采莲船”,北乡秧歌中的民间道具舞蹈。船身长约2.5~3米,宽1~1.5米。船身用竹、木扎成框架,外蒙天蓝色或草绿色绸布,高至“船姑娘”腰间,下落距地面约20公分,将船身全部遮盖。似浮水面。绸布上画波浪纹饰,船前扎红绸牡丹,周身贴纸花,船上搭一小彩楼如花轿状,“船姑娘”就“坐”在小彩楼中央。旱船制作工艺精湛,既要轻巧,又要结实,集竹扎、裁缝、绘画、剪纸等民间工艺于一身。本身就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民间工艺品。

    膏药灯  亦称“太夫灯”,又称“八卦龙灯”,是北乡秧歌的主要道具和特色标志之一。灯高约1.3米,灯把高一尺八寸许,上接两层爪状灯笼,里面放置蜡烛,有八根竹条均匀插在灯座扎好,再将八根竹条头部用直径约为60公分的竹圈扎在一起,然后将漏空部分用线绳编织成网格。灯顶糊上纸,绘上太极八卦图案。边沿垂吊八个工艺飘带,侧面沿转斜线网格,交织点两面贴上彩纸花。顶部为弧形,状似一只倒立的大葫芦,又象平头伞灯造型。制灯工节精巧,融手工编织、剪纸、彩绘、工艺装饰图案于一体。

    太夫的另一件道具:“虎铃”或叫“虎铮”。早期的“虎铃”是用铸铁铸成,现在也有用铝质“虎铃”的,最好的虎铃是用响铜铸成。直径约11厘米,厚约3.3厘米。形如小圆轮,空腹、外沿开口,内装两粒铁丸。中心木把直径约3厘米、长约20厘米。

   蜡花挑灯  蜡花所挑的灯为花篮灯。灯高约20厘米,座为25×15厘米,木把长约20厘米。用竹条扎成方或橢圆形花篮,四周贴上彩纸或剪纸花,四角插上鲜花或工艺纸花。造型精美,中心放置蜡烛,随蜡花起舞上下、左右摇摆跳动,烛光闪烁,煞是好看。

    竹马、竹驴  顾名思义,即用竹条扎成框架,中空用于站人。马身或驴身用青布包扎,身上用黄或白布条作纹饰,上画鞍垫脚镫。驴或马尾用拂尘代替,头作驴或马头状,上画面部五官,并画有笼头、叉子。骑马或骑驴姑娘,左手扶鞍、右手牵笼头缰绳作骑状。马或驴的脖子上挂有一串响铃,行走摆动中铃声叮当,响声阵阵。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6693098880 传真: 邮箱:906952248#qq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古城新区电商孵化园二楼 邮编:00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永靖县菖泓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